《教区五年牧灵福传计划》落实情况汇报
2011年是我们落实《教区五年牧灵福传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我们总结反省的一年。现根据一些堂区上交的落实报告及我们了解到的有关情况,向主教及各位神父做一汇报,借此让我们共同回顾,一起思考,共谋教区的发展。
众所周知,《教区五年牧灵福传计划》是在教区代表大会之后,制定的教区性计划。它反映的是全体神父、修士修女及各界教友代表意愿,也是圣神对我们教区的期待。因此,大多数神父教友对五年计划都给予了肯定和认可。然而,根据反应的情况,除极少数堂区外(如东郭庄堂区),落实情况很不理想,原因有以下几种。
一、教区上下对计划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强调乏力。
首先,我们没有从超性的高度认识五年计划,没有意识到它是圣神的运作,是天主的指示。其次,我们也没有深刻的意识到五年计划是各位教友代表的期待,也是广大教友对教区神职界,关于今天教友参与教会事物持有什么态度的一次测试。
因此,我们总认为这不过纸上谈兵,走走形式而已。对计划本身就一种抗拒和轻视的心理:有用吗?管事嘛?因此就勉强的领了,勉强的发了,勉强的念了,然后就束之高阁,不再过问。有的提案说;神父本身对计划就牢骚满腹,批评抱怨,消极怠工,那教友会长又会怎样?
二、没有建立有效地督导机制。
在五年计划出台之前,就有神父教友提醒,要想使计划落到实处,教区和堂区一定要建立相应的督导机构。的确,没有督导机制,就无法知道计划落实的进度和出现的问题,就无法掌握堂区落实情况,及时作出评估和改进。因之就出现了提案中所说的:干和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雷声大雨点小,搞运动走形式,这就造成了五年计划的虎头蛇尾,不了了之。
三、对于落实五年计划教区上下没有形成一个整体。
在落实教区五年计划中,教区和堂区,堂区和堂区,堂区和堂口彼此之间缺乏联系和沟通,没有形成一个落实集体。对五年计划没有做好细化工作,而只是做了面上的号召和宣布,没有做到逐级落实,一抓到底。
四、没有建立落实五年计划的相关组织和机构。
由于教区、堂区、堂口缺少相关组织和负责人,就使我们的五年计划变成了断线的风筝,无法落到实处。计划落实工作找不到正头香主,都负责,就是没人负责。
五、堂区没有制定落实教区五年计划具体措施和细则。
由于我们习惯了“老羊赶山”工作方式,习惯了吃“大锅饭”的生活心态。致使我们不会做计划或不愿做计划,甚至有些神父还在抱怨教区没有给堂区做出切实可行、条理清晰实施细则,没有派更多的修士修女帮助或代替他们去落实计划,他们还在等着别人去完成本属于他们的工作。有的教友在提案中,尖刻的提出:神职队伍中生存着一些“职员神父”、“懒惰神父”“面包神父”。
其实教区是不能为你的堂区作具体落实措施和细则的,教区有二十多各堂区,各堂区的情况又不尽相同,如果要等教区再为每一堂区做出落实措施,那教区的五年计划要落实到何年何月?堂区神父又去做什么?所以,教区的职责是为牧灵福传指出方向和目标,并依据总体计划制定出年度完成目标,至于教区的五年计划如何在堂口甚至教友中得到落实,就是堂区神父会长要做的工作,教区可以协助堂区做好落实工作,却不能包办代替。
六、落实教区五年计划的配套工作准备不足。
如培育工作的先行和跟进;教区网络报纸的宣传和引导;所需书籍和资料的缺乏;协助堂区做牧灵福传工作人员的缺乏,如修女修士和骨干教友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