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公讳得良,河间束城大超市人,生于1942年3月15日,卒于2018年6月21日,享年77岁。
公信仰天主,忠贞正直,文革时期为坚定自己信仰,多次受到迫害,但公信仰坚定,不曾有一丝动摇,改革开放后为本地教会发展呕心沥血,九十年代初为建设本村教堂,竭尽全力,全身心投入教堂建设直至圣堂落成。
公孝顺父母及长辈,共为六位父辈养老送终,为儿孙立下孝德标榜,一生育儿女六人,抚携孙辈十五人,重孙二人,四世同堂,公教育子女为人处世之道理,要求子女坚韧,独立,只有自己,才是自己。
公幼承家训,正骨五代传人,行医乡里数十载,医德高尚,救死扶伤,善待穷人。
入职政协三十余年,为地方经济发展、民生、教育、宗教等建言献策。
改革开放之初为丰富本地人民文化生活,引进外县文艺队为当地播放电影。
公一生简朴,劳苦功高,待人亲善,豁达勤劳,不曾浪费一分一毫。
今溘然长逝,儿孙含悲,亲友伤心。念君音容,哭泣不止!!!
■
附:主教为其举行葬礼弥撒时讲道稿(按录音整理)
有人问本笃十六世,去天堂的路有几条?教宗说有多少人去天堂,路就有多少条。
今天为老人做弥撒,因为他是我走向大超市的一条路,认识你们的一条路。这条路我已经走了30几年。
在我印象中1984或85年,你们大超市固然很大,但是在我心中大超市几乎等于没有,因为我根本就不认识它。那一年的圣灰礼仪,我认识了这位老人,因着他认识了大超市。
这次相知相识让我懂得了,在这位老人身上熠熠发光的那叫信仰。同样,大超市教友们身上发出的信德光芒那叫虔诚。老人身上印刻着信仰,我们这个村庄闪耀着虔诚。
我们像这位老人一样都拥有着虔诚的信仰,所以也应该像这个老人一样成为别人的一条路。一条走向天主,走向信仰的路。
当年,我坐在这位老人的摩托车上,第一次进入我们这个村庄。我圣了神父之后来的不太多,因为需要去其它地方服务,圣了主教以后,又回到教区,所以来这个村庄就比较多了。
每年的大超市堂主保瞻礼(方济各·沙勿略)老人的一句话就把主教“拿下”。所以差不多你们堂口一过主保瞻礼,我就铁定能来,你们心里也就非常踏实。如今,老人走了,今年的12月3号还能不能来?我不确定。不单是因为老人走了,更是因为今年教区比以往面临着更多的问题需要处理。
我先说一下咱们的问题,我要说的是很多事情奇奇妙妙,好多的事情你想都想不到。
当年,这位开小摩托车的老人,驮的竟是一位主教!
那时候我只是一个小修士,我也没敢保证自己修道一定成。但是因着这位老人把我接到咱们这个村庄,坚定了我的信仰。让我看到前方的道路又宽又阔,以致从那之后的30多年里,让我更多的服务于教区大小村庄。
所以说我的教友们,你们的每一点服务,可能你们会觉得就是一个“犄角旮旯”;可能你们拿起来的是一把笤帚;可能你们在圣堂里面只是一次偶尔的祈祷;你觉得你只不过是有一个瞬间的善念,在天主那里不是一个瞬间的善念,那是一个永恒的不变。
我们都知道圣克里斯托夫这位圣人。当时他背着一个小孩,谁也不会想到,这个小孩就是耶稣——天地的君王。他越背越沉,一回头,看到自己背着一个地球,他根本不知道那就是耶稣。
所以生活里面每天为天主在服务,为天主在工作,为天主在付出,不管你后面看的是什么,感受到的是什么,你只要有天主的心,你背的就是天主。
为什么我们要念那么多天主经呢?就是要告诉我们,你的口可以喊出天主那无限荣耀的名字——“我们的天父”,你的心可以容装整个宇宙,因为你是带着天主的心在祈祷。
这位老人让我们看到我们长辈的信仰,也让我们诚惶诚恐。本来应该是我骑摩托驮着他,而不是一个小孩子让一位老人来接。但是顺序就这样颠倒了,这也是今天我们的教会,老人背着我们年轻人走,而不是年轻人背着老人走。
我们年轻人的信仰诚惶诚恐,我们年轻人的信仰不如老年人的信仰。今天看看我们的教会,看一看这个社会。各方面都在发展,唯有道德滑坡;各方面都在不断进步,唯有人间的爱在不断褪色。今天的好人可能是昨天的坏人。因为,昨天坏人的标准都比今天好人的标准高。
我们今天哀悼的这位老人走了?
没有!
人在近处,离得最远。人在远处,离得最近。
今天老人走了,不管我们按血统跟老人且远且近,且亲且疏。老人突然从这个村庄走了,但是老人却离我们近了,人也变大了。
平时我们说:啊!早上看见他了,啊!晚上看见他了,啊!今天看见他了……
今天突然看不见了。他却比原来离我们近得多了。我们清明节去扫墓的时候走进墓地,是走进一个坟场,但想到的是死者的神情。所以今天这位老人走了,但是我们脑海中一起参与弥撒,一起祈祷,围着餐桌欢声笑语,他的音容笑貌,比你望着的那个照片要近得多。
可世界就是这样,在近前时,被忽略。今天他突然离开了,但是他的形象更清晰的铭刻在我们脑海中,让你突然间感觉到昨天那么多时间没有和他多说几句话……
每个老人都是一个宝,天主的宝贝。让老人们不断地提醒我们这些年轻人,发现天主的矿藏在他们的生命里是多么的富饶。
我们今天纪念的这位老人,从前他很远的路把神父接来了,把修士接来了,这就是他出于信仰的奉献。所以今天我来为他做弥撒,不是我的私欲偏情,是因为他让我认识大超市。
昨天他驮着我,今天我举着他,把这个灵魂交给天主。我不可能每次都能亲自来大超市追悼过世的每位老人,但是借着这位老人的过世我要告诉你们:无论谁家的老人过世,主教无论在哪做弥撒,本质都是一样的。就是借着举行弥撒的主教、神父的手把这些圣洁的灵魂——我们的父母,你们的父母——举到天上去。祭台就是天堂路踏脚石,就是我们升天的台阶,借着这个台阶我们的父母走向回家的路。
让我们一起为老人祈祷,让我们记忆天主的恩典,一步步地走向耶稣圣心的怀抱,走向美好的天梯。
世界就是如此虚假,让我们不愿意在这里更多的逗留,我们希望走向天主的祭台,走向天主的门限,进到天父的台前,早日回到家乡,享受和老人同样美好的幸福。
让我们怀着信仰,拥抱我们的信仰,加固我们的虔诚,让我们和老人一样,载着神父载着修士,一起走向美好天乡。
相信今天老人看到我们大超市这么多教友为他来念经,曾经那个小孩来为他做弥撒,相信他能跟我们一样没那么多哀伤。
总有一天,我们大家还能在一起,再次相逢,在天主上享受真正的喜乐,永恒的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