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会 员 登 陆:::  
 名  称  
 密  码  
 验证码   
  

:::超 级 搜 索:::  
栏  目  
类  别  
关键词  
 站内搜索   网络搜索
  

:::热门文章TOP10:::  
 天主教知识问答之一
 云台山的来历
 大圣若瑟的圣像中,通常有一朵百合花是什么含义?
 天主教对联
 献县教区朝圣地――露德庄
 教会小游戏之二
 献县教区修道院简史
 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春节联欢晚会
 献县教区2010年堂区神父调动表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站资料文章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如果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地方,请尽快与本站联系!

 来    源: 晓明
 作    者: 孙均生
 发表日期: 2019/7/6 16:13:00
 阅读次数: 1041
 文章标题: 精品原创《晓明》 → 常年期第十三主日
 查看权限: 普通文章
 查看方式: 查看:[ 大字 中字 小字 ] [双击滚屏]
 正    文:
常年期第十三主日
福音:路九51-62
 
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遇到一些不公平的待遇,对那些正义感强烈的人而言,可能会义愤填膺。有报复能力的会“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而没有报复能力的,则会诅咒对方、呼天降罚。在今天的《福音》中,我们发现耶稣的爱徒若望和雅各伯也曾有过这种凡人的见识。
 
耶稣带着宗徒们从加里肋亚走向耶路撒冷,而撒玛黎雅是这条路上的必经之处。当师徒十余人途经撒玛黎雅的时候,天色渐晚,理当投宿,结果不知好歹的撒玛黎雅人却把耶稣等人拒之门外。试想:耶稣到处施惠救人,不收取任何报酬,免费为人讲道,引人进入永生,如今路过此处,只想借宿一晚都吃了闭门羹,这等于在耶稣的救人热火上浇了一盆冷水,让人寒心。这种事情轮到谁都无法淡定,因此性情急躁的若望兄弟二人便想请求耶稣降火烧了这些不识抬举的人。耶稣当然有惩罚人的能力,但他放弃使用这种权力,而是理解和包容那些对他们不友善的人,并斥责了若望这种复仇之心和急躁行为。
 
在受到他人的伤害之后讨回公道,可能每个人都会觉得天经地义。因此,有人为了房产、地产、合伙生意分配不均等发生纠纷,争吵打闹的有、诉诸法律的有,最后双方反目成仇。其实,所有这些体现出的都是人的因素,没有丝毫基督的精神。结果,公道没有讨回,却白白添了一个仇恨的罪。2018年2月15日,在陕西发生了震惊全国的“张扣扣杀人案”。张扣扣因为亲眼目睹母亲被同村的人杀害,便在心中与杀母仇人结下了不共戴天之仇。22年后,他伺机手刃仇家三人,以报当年的血海深仇。他们结仇结节不需细说,让我们看一下后果:一方丢掉三条人命,另一方也要面对法律的制裁。虽然报了当年的仇,泄了心中的恨,但这种两败俱伤、同归于尽的结果只能用“悲剧”来概括。如果时光能倒流,如果张扣扣能放下心中的仇恨,与仇家“相逢一笑泯恩仇”,则这一惨案就不会发生,他自己也可以度一种幸福快乐的生活。可见,我们很多时候自以为讨回了公道,而实际上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另有一人,把十余万元钱借给了朋友,可是友人多年不肯还钱。后来他儿子长大了,想给儿子娶媳妇,没钱;想给儿子建房子,还是没钱。可是他见借钱的朋友生活条件不错,开着好车,住着新房,儿媳早已娶到家了,但就是有钱不还。打电话,不接;发信息,不回。人也找不到。最后他实在想不出办法了,于是在他所谓的朋友想不到的时候出现了,而且以非法手段把他们一家数口送上了黄泉路,最后自己也万念俱灰,想到活着也是受法律制裁,不免一死,于是在路边等来一辆大货车,突然向着疾驰的货车冲去,惨死在车轮之下……如果没有信仰的标尺,我们很难说谁对谁错:借钱不还的“老赖”与偷抢何异?而杀人和自杀的行为又使一个受害者变成了害人者。若从信仰的角度,这种做法绝对不可取!钱不还就不要了,至于生活,“田地里的野草今天还在,明天就投在炉中,天主尚且这样装饰,信德薄弱的人哪,何况你们呢?”(玛六30)我们只管信赖天主,其余的都交给天主就可以了。
 
俗语云,“人恶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清末诗人吴渔山神父也有经典的诗句:“若非死后权衡在,取义成仁枉圣贤。”我们不该以暴易暴,百年之后自有公道。我们所依赖的天主的属性之一就是“至公至义”,我们还担心讨不回公道吗?主耶稣也曾清楚地教导我们说,“你们应当爱你们的仇人,当为迫害你们的人祈祷。”(玛五44)当我们不计前嫌、以德报怨的时候,才真正成为天父的子女(玛五45)。我们何必搭上自己的身家性命,去与仇人拼个鱼死网破、你死我活呢?怒发冲冠,为报一箭之仇、泄一时之恨,而枉送性命,不值!人渣终归会有的,跟他相拼只会把自己的人品降低到人渣。如果我们放下这一切,心中自会有一份释然和坦然。《宽心谣》中说,“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如此,我们才相似我们的主、良善心谦的耶稣。
 
在《福音》中,耶稣面对别人的冷眼和拒绝,不急不躁、不气不恼,而是“遂又到别的村庄去了。”这种从容和大度就是一把钥匙,可以打开我们为世上的不公平而困扰的心灵,让我们懂得宽恕和谅解可以治愈我们受伤的心灵,而且效果神奇无比、美妙至极。我们每个人在自己的生命历程中,都不免会有不同的遭遇,就让那些灰暗的记忆随风而逝、如烟消散吧。这样,你会发现地绿天蓝、花好月圆,耶稣的爱让你平安喜乐每一天。

上一篇:常年期第十四主日
下一篇:常年期第十二主日
【公共评论】[目前共有0条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共0条]
 暂 无 相 关 内 容
【相关软件】 [共0个]
 暂 无 相 关 内 容
【相关文章】 [共5篇]
  常年期第十三主日
  常年期第十三主日
  吴智勲丙年——常年期第十三主日:基督徒应有的态度
  吴智勲乙年——常年期第十三主日
  吴智勲甲年——常年期第十三主日
【相关教程】 [共1篇]
  常年期第十三主日:礼仪快递
聊天室 | 友情链接 | 在线留言 | 网站管理 | 会员注册 | 超级搜索 | 教会日历 
Copyright© 2008-2021 献县教区
服务义工:xianxiancc 建站时间:2008-9-10
服务信箱:xianxiancc@hotmail.com Powered By:xianxiancc
冀ICP备160025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