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会 员 登 陆:::  
 名  称  
 密  码  
 验证码   
  

:::超 级 搜 索:::  
栏  目  
类  别  
关键词  
 站内搜索   网络搜索
  

:::热门文章TOP10:::  
 天主教知识问答之一
 云台山的来历
 大圣若瑟的圣像中,通常有一朵百合花是什么含义?
 天主教对联
 献县教区朝圣地――露德庄
 教会小游戏之二
 献县教区修道院简史
 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春节联欢晚会
 献县教区2010年堂区神父调动表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站资料文章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如果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地方,请尽快与本站联系!

 来    源: 晓明
 作    者: 孙均生
 发表日期: 2019/7/30 20:34:00
 阅读次数: 1302
 文章标题: 精品原创《晓明》 → 常年期第十七主日
 查看权限: 普通文章
 查看方式: 查看:[ 大字 中字 小字 ] [双击滚屏]
 正    文:
常年期第十七主日

福音:路十一1-13
 
巴勒斯坦的夏季非常炎热,在白天,太阳像火一样炙烤、大地也像蒸笼一般,人们因惧怕炎热而不敢外出,因此走亲访友的事要等下午较晚的时候才能登程。耶稣时代的犹太人没有便利的交通工具,出门远行全靠双腿,如果到较远的地方去拜望友人,等到达目的地时已是深夜。贫穷的东家,晚饭时已经把有限的食物吃完,为接待远道而来的客人、解决客人的饮食问题,只得到邻人家里去借饼。邻人已经入睡,而且一家人睡在一张大床上,起身时便会影响家人的睡眠,因此不愿借饼给人。可是,借饼者为了给朋友充饥只得坚持敲门,借不到不肯罢休,直到拿到所需要的饼为止。这就是今天《福音》中,主耶稣所讲的“借饼之喻”的背景。

耶稣在这个比喻之前首先教给了宗徒们念《天主经》,我们知道《天主经》当中包含七个祈求,体现了我们对天主的信赖之情,同时也表达了恩宠之源的天主渴望我们走近他,向他祈求我们灵魂和肉身所需要的一切恩典。于是耶稣再以“借饼之喻”来强调祈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天主并不像那个在床上睡懒觉而不想借给别人饼的邻人,但我们应当像那个借饼的人一样,懂得向天主祈求,而且是不断地祈求,直到他应允我们所求的为止。透过这个比喻耶稣告诉我们:祈祷贵在持之以恒。而恒心与信心紧紧相连,因为我们只有对天主有坚定不移的信心,才会向天主祈求所需要的恩典,直到他赏赐给我们为止。

作为基督徒,我们不可能没有信德,但我们的信德往往不够大。我们在向天主祈求恩典的时候,往往把求和得分得清清楚楚,认为我们祈求的恩典天主未必赏给,因此只是例行公事一样地向天主祈求,至于给与不给,就全随天主的旨意了。一次,因为大地干旱无雨,田间的禾苗急需雨水的滋润,于是教友们相约到圣堂里祈祷求雨,祈求天主大发慈悲、兴云施雨,来浇灌禾苗,使大地丰收。在去圣堂的路上,教友们都两手空空地去祈祷,只有一个孩子带着一把雨伞。其他教友见了还感到奇怪,问孩子为什么带伞,孩子说:“防止淋雨啊!我们不是到堂里求雨吗?”从这件简单的事情可以看出很多教友缺乏信德,他们认为当时万里晴空,根本没有下雨的可能,因此那个孩子带着雨伞,显得是件滑稽可笑的事。信德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我们必须面对一个事实:我们有时信德小得可怜,甚至向天主祈祷的时候口是心非!
 
同样是求雨,我们看一下先知厄里亚的榜样(列上十八41-46):他在为了人们需要而向天主献上真诚的祈祷之后,便派仆人去大海的方向查看。仆人没发现晴朗的天空有任何变化,先知就让他再去看,甚至往返七次之多,因为先知深信他的祈祷不会落空,天主必会为人们降雨。就在第七次查看时,仆人发现从海面上空升起一朵像手掌一样大的云彩。先知深信他的祈祷已经得蒙垂允,大雨即将倾泻,便让仆人去告诉国王阿哈布,“快套车下去,免得被雨阻止。”随后,空中风起云涌,瓢泼大雨自天而降……
 
与厄里亚先知相比,我们自叹不如,他那活泼的信德以及他对天主的信赖,是我们常人望尘莫及的。其实,大圣大贤们都是如此,因为“义人因信德而生活”(罗一17)。再看圣女德肋撒·加尔各答,一次,她看到穷人当中的患者需要药品,而圣女自己身无分文,但她列出了一张长长的药单,然后去一家大药店里拿药,想得到店主提供的免费药品,店主见她没钱时便直接地说:“对不起,你来错了地方。”圣女德肋撒·加尔各答并没有起身离去,而是在店里找个地方坐下来祈祷,结果,刚念完一分玫瑰经,店主便把三包药送给德肋撒修女,说:“这是你需要的药品,就当是公司送给你的礼物吧。”因着信德,事就这样成了。
 
在兵法上有句话说:置之死地而后生。意思是说,只有当人没有其它任何希望的时候才会拼死一搏,然后赢得战争的胜利。这类战争当中最典型的就是“破釜沉舟”的典故:作为援赵大军主帅的项羽,命令全体士兵带上三天的干粮,砸碎做饭用的锅(破釜),等他们渡过漳河之后再砸烂返回时渡河用的船(沉舟),使他们没有后撤逃生的希望,于是他们军心大振,一举挫败强敌。在我们的信仰生活中也有句话说,“人的尽头就是神的开头。”也就是当我们走投无路的时候才懂得信赖天主,不然总是想不起天主来。试想,在我们的一生中,像生与死一样的大事能遇到几回呢?是否意味着我们平时不求天主,或者有口无心地向天主求恩呢?当然不是,耶稣借着比喻晓谕我们:我们时时事事都离不开天主,人世间的物质匮乏和诸多困难,正是我们与天主保持密切联系的机会。我们不但因自己或团体的需要而向天主祈求,并且是全心信赖、持之以恒地向他祈祷,直到他怜悯我们、赏赐我们所求的恩典为止。

“你们求,必要给你们。”耶稣在鼓励我们向他祈祷,鼓励我们因着他的名向圣父祈求(若十四13),是祈祷把我们与天主紧紧地连接到一起。我们需要天主,天主也渴望我们向他表达我们的需求。


上一篇:常年期第十六主日
下一篇:常年期第十五主日
【公共评论】[目前共有0条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共0条]
 暂 无 相 关 内 容
【相关软件】 [共0个]
 暂 无 相 关 内 容
【相关文章】 [共4篇]
  常年期第十七主日
  常年期第十七主日
  吴智勲丙年——常年期第十七主日
  吴智勲乙年——常年期第十七主日
【相关教程】 [共1篇]
  常年期第十七主日:礼仪快递
聊天室 | 友情链接 | 在线留言 | 网站管理 | 会员注册 | 超级搜索 | 教会日历 
Copyright© 2008-2021 献县教区
服务义工:xianxiancc 建站时间:2008-9-10
服务信箱:xianxiancc@hotmail.com Powered By:xianxiancc
冀ICP备160025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