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会 员 登 陆:::  
 名  称  
 密  码  
 验证码   
  

:::超 级 搜 索:::  
栏  目  
类  别  
关键词  
 站内搜索   网络搜索
  

:::热门文章TOP10:::  
 天主教知识问答之一
 云台山的来历
 大圣若瑟的圣像中,通常有一朵百合花是什么含义?
 天主教对联
 献县教区朝圣地――露德庄
 教会小游戏之二
 献县教区修道院简史
 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春节联欢晚会
 献县教区2010年堂区神父调动表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站资料文章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如果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地方,请尽快与本站联系!

 来    源: 天主教沧州(献县)教区网站
 作    者: xianxiancc
 发表日期: 2008/9/16 20:08:00
 阅读次数: 23148
 文章标题: 历史回顾 → 献县教区修道院简史
 查看权限: 普通文章
 查看方式: 查看:[ 大字 中字 小字 ] [双击滚屏]
 正    文:
献县教区修道院简史

天主教培训神父的学院称修道院,分小修院(亦称备修院)与大修院(亦称神哲学院)

献县教区第一所修道院由李秀芳神父于186024日成立在威县赵家庄天主堂。当时的校舍只有土房六间,首届修生13人。次年7月,修道院迁到献县张家庄,从1860年到1869年共招十届修生。

  1873年在献县公学内设立修院预科班。

  1878年修道院共有大小修生38人。

  1929年至1939年献县教区逐渐分为四个教区,但修道院仍由献县教区主办,属四个教区联办性质。

  1940年大修院迁至景县。

  1941年,献县、景县、大名、永年教区合办景县若石大修院。

  1942年秋,因云台山事件,献县小修院解散,修生遣往天津、北京、保定、安国、正定各教区。不久后即返回献县总堂,在大修院旧址(东院公鸡楼)上课,共有修生90余名张思谦任院长,直至1945年夏。当时在小修院就学的有将来的侯经文主教,刘献堂主教,李中原神父和许多在国外的神父:张志忠、齐敏哲、齐希哲、王金良、减万相,王者师、高士杰、金树仁等。

  1945年夏,日军投降撤走,小修院解散,一部分修生迁移到保定。

  19468月,再转移到北京联合总修院(当时名耕莘中学),刘乃义神父管理献县教区的修生,以后献县的这些修生迁往北京石虎胡同德胜院作走读生,刘乃义神父任院长。

  19492月,一部分大修生(60)经上海迁往香港,6月迁往菲律宾。

  1951年将寓居京、津两地的7名修生送往上海徐家汇修道院就读。

  1954年这7名修生被遣回河北省原籍(内有孙化清、刘继丰等),有的被捕(内有李中原神父)。同年,北京德胜院和光启院被占,小修院解散,一部分修生回献县,重新在献县成立修院,但始终未能安静顺利地上课。

  1955年在张庄总堂大小修生共有16人,田如峰神父任院长,陈义神父讲课。

  1957611日,赵振声主教在河北省政协一届三次会议宗教界座谈会上提出建立与扩大修道院问题,希望将献县教区修道院改为由献县永年大名景县4个教区合办,同年7月,河北省人民委员会宗教事务局在对该会议关于天主教方面提案的处理情况和意见中表示,关于开办修道院,政府不加干涉,教会在建立修院以前,须呈请市、地政府批准。取得一定合法手续,修道院经费,根据勤俭办一切事业的精神,原则上由教会自筹解决。”

  赵振声主教遂决定在原有13名修生的基础上扩招16名,报名者约有60人,到8月底有40余人来堂要求修道。赵主教拟留下17人,其余均动员回家,待政府批准后,再决定增减。

后经与政府协商,确定留下9人,连同原有的13人,共22人,其中多为大修生。

  1958年献县教区修道院实行半耕半读,部分修生离堂。同年底该修道院迁往天津与天津教区修道院合并,合并后共11人,其中大修生7(献县教区2)小修生4(献县教区1)。不久修院停办,大修生在天津市宗教事务处主持创办的塑料厂工作,小修生转入中学读书。

  教会复兴以后,1983年遣送两名修生(刘良善、于汝松)到沈阳神学院就读。

  1984年河北省天主教神哲学院在省会石家庄成立,学制为4年,不再分大小修院两个阶段,但修生入学前仍须经过备读班培训。修院的教材由中国神父自己编写,对拉丁文,只要求修生会诵念经文,加设英语课程。修院的培养目标是“德才兼备”的中国神父,唐山主教刘景和任第一任院长。

  1988年刘定汉主教继任院长。次年调献县徐新光神父担任该院神学教授。

  1984年河北省神哲学院在石家庄成立时,献县遣送5名学生去就读,他们是:田春波、李永杰、张奉桥、赵国营、赵平和、 (张奉桥、赵国营毕业后回家,赵平和加入保定教区后晋铎)

  第二班到石家庄神哲学院的有:李新桥、李永乐、李连贵、杨俊起、段清舟。

  1990年去上海神哲学院读神学的有:吴群星、张会来、孙均生、李光启、孙守强。

  自l 986年在献县成立备修院,张尚智神父任院长,备修院课程逐渐正规化,由简及繁。开始时,兼收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自1995年只收初中毕业的学生,初中未毕业的,就遣发到威县赵庄去学习初中课程。备修院分为文学、哲学两大班,学期4年。备修院毕业后,去石家庄读神学。

  备修院自1994年不再收初中未毕业的学生,自1997年夏又开了一班初中补习班,共20余人。

  1997年上半年备修院修生共84名,其中献县教区44名。

  在过去献县小修院毕业后,有志加入修会的就进修会,不进修会的,就进大修院,受培育6年,就晋升司锋,成为教区司铎。

  1997年付文俭、王忠起、李锡辉三位修士去北京和保定上大学。

  1999年秋备修院有修生60名,其中本教区48名。

  1999年出国求学者有李保平王战波修士。

  去保定学语文或英语者:白奉献、侯建立、侯广华修士。

 

  大修院历任院长:

  赵振声神父19281934

  彭柏年神父19341937

  崔步云神父19381940

  张希贤神父19401948 1948年率修生赴菲律宾

  献县小修院院长:

  18601866 李秀芳()神父

  18661868 鄂尔壁()神父

  1919一谈天道()神父

  19321937 叶幕华()神父

  19371938 吴金瑞()神父

  19381939 廖迓尔()神父

  19391940 潘如霖()神父

  19401941 房隶华()神父

  19411943 田景致()神父

  19431944 穆启华()神父

  19441945 张思谦()神父

  1946一潘如霖()神父

  19491954 刘乃义神父(在北京)

  19541956 田如峰神父

  19561958 田如斌神父

  19861992 张尚志神父

  19921993 李连贵神父

  19931994 郝金柱神父

  19941997 杨全恩神父

  19971998 李希申神父

  19982000 周福义神父

  2000一2004高建华神父

    2004—2008金秀章神父
        2008      张化安神父


上一篇:献县教区修女会简史
下一篇:献县教区朝圣地――露德庄
【公共评论】[目前共有0条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共0条]
 暂 无 相 关 内 容
【相关软件】 [共0个]
 暂 无 相 关 内 容
【相关文章】 [共1篇]
  献县教区修道院简史
【相关教程】 [共0篇]
 暂 无 相 关 内 容
聊天室 | 友情链接 | 在线留言 | 网站管理 | 会员注册 | 超级搜索 | 教会日历 
Copyright© 2008-2021 献县教区
服务义工:xianxiancc 建站时间:2008-9-10
服务信箱:xianxiancc@hotmail.com Powered By:xianxiancc
冀ICP备160025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