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纳博
(巴尔纳伯)宗徒(St. Barnabas)
六月十一日
圣巴尔纳伯虽然不是耶稣亲自选的十二位宗徒之一,教父们和路加圣史都称他为宗徒,因为圣神赋予他特殊的任务,而且他积极地参与了宗徒传教工作。
圣巴尔纳伯亦名若瑟,是犹太肋未族人,生于塞浦路斯岛。圣经上关于巴尔纳伯的第一段文字是宗徒大事录第四章:「……他们中,没有一个是贫困的。有田地房产的,把它们卖掉,将卖得的钱拿来,放在宗徒眼前,按照各人的需要,大家分用。有一个肋未支派人,原籍塞浦路斯岛,名叫若瑟,宗徒们称他为巴尔纳伯,意思是:安慰之子。他有一块田地,卖掉了把钱拿来,放在宗徒脚前。」(宗4:34)
保禄宗徒归化后,过了三年,他往耶路撒冷,和门徒们来往。可是他们都怕他,不信他也是门徒。于是巴尔纳伯领他到宗徒那里,向他们叙述扫禄怎样在路上看见了主,主怎样向他说话,他怎样在达玛斯城勇敢地宣扬了耶稣的圣名(宗9:26)。
过了一个时期,安提约基教务顺利发展,耶路撒冷教会派代表实地调查该地教务情况。他们所选派的代表,便是巴尔纳伯。宗徒大事录记载:「(巴尔纳伯)到了那里,看见天主恩宠的效果,满心喜悦,并劝导他们坚决地专心侍奉天主。他本是善人,充满圣神和信德。所以有许多人信奉天主。」(宗11:22)
巴尔纳伯因为安提约基的教务一天比一天发达,希望找一位帮手。他就到达尔斯去找扫禄:找到了他,就领他到安提约基。他们整整一年的时间,参加教会的聚会,训诲许多人;门徒们也是在安提约基初次得了「基督徒」的名称(宗11:26)。
黑落德王执政时,犹太省发生饥荒,安提约基信友决定,按照各人的能力,捐款救济犹太省的兄弟们。他们所捐的款项,由巴尔纳伯和扫禄二人送去(宗11:27)。
巴尔纳伯和扫禄二人完成了他们的任务,就离开耶路撒冷,带着别名玛尔谷的若望一同回去(宗12:25)。。
那时候,安提阿教会人才济济,其中有几位得了先知和导师的特恩,就是:巴尔纳伯,「黑人」西满,基肋纳人路爵,与藩王黑落德共同抚养的马那亨和扫禄。当他们举行敬主仪式和守斋的时候,圣神对他们说:「替我把巴尔纳伯和扫禄留着,担任我召他们作的事业。」他们守斋祈祷以后,就给两人覆手,打发他们走了(宗13:1)。
巴尔纳伯和扫禄两人,就带了玛尔谷,到色娄基雅去,在那里上船,扬帆到塞浦路斯岛。他们到了撒拉米那城,就在犹太人的各会堂,宣扬天主的圣道。他们走遍全岛,到了巴福,劝化了罗马总督塞尔吉保禄(宗13:4)。
巴尔纳伯、保禄等在巴福上船,到潘非里雅的伯尔热城。到了那里,若望离开他们,返回耶路撒冷。二人从伯尔热向北进发,到了比西第的安排阿城,在会堂里讲道。可是犹太人对他们采取敌视的态度,巴尔纳伯和保禄两人就向犹太人表示:他们今后将向外邦人宣扬福音(宗13:13)。
巴尔纳伯和保禄到了以高尼,犹太人的领袖想用石头砸死他们。二人就到利斯特和代尔伯城,宣讲福音(宗14:1)。
在利斯特城有一个人,两腿残疾,是天主的跛子。保禄显灵迹治愈他,众人见了,以为他们是天神下凡,因保禄能言善辩,称他为爱尔麦斯神,因巴尔纳伯身体魁梧称他为宙斯神。民众坚决要向二人献祭,保禄和巴尔纳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勉强阻拦住。可是那些人反复无常,过了不久就翻了脸,非要将保禄置于死地不可(宗14:8)。
巴尔纳伯和保禄二人动身往代尔伯城去,他们在该城宣扬福音,劝化了许多人,以后返回利斯特,以高尼和安提阿各城,设置长老(宗14:20)。
过了一个时期,安提约基城对应否遵守割损礼的问题,发生了争执。有几个从犹太来的信友,认为外教人除了领受洗礼以外,还应受割损礼。保禄和巴尔纳伯二人同他们展开激烈的争辩。圣教会特在耶路撒冷召开教务会议,讨论处理办法。在这次会议中,保禄和巴尔纳伯二人报告传教情况,众人对这报告非常满意。大会人士一致表示保禄和巴尔纳伯作的处理方法是正确的,并隆重宣布外邦人加入圣教,无须履行割损礼(宗15:1)。
耶路撒冷会议结束,保禄和巴尔纳伯回到安提约基,继续讲道劝人。保禄要去各地视察教务,巴尔纳伯想带马尔谷一同去。可是,因为玛尔谷在潘非里雅已经离开了他们,没有和他们一起工作,保禄认为带他同去是不适宜的。两人意见不一致,保禄就选息拉为旅伴,启程上道,巴尔纳伯带着玛尔谷上船,扬帆到塞浦路斯去(宗15:35)。
《宗徒大事录》对巴尔纳伯的行踪,就写到此。
根据圣保禄致格林多人前书第九章第五、六两节的文字,巴尔纳伯在公元五十六年或五十七年时,还在继续传教救人。可是圣保禄在罗马被囚时,又召玛尔谷到罗马去。由此可知六十年或六十一年的时候,巴尔纳伯可能已亡故。相传他曾往亚历山大里亚、罗马等地传教,并祝圣为米兰首任主教。后来在撒拉米斯被人用石头砸死。
圣安道
(安多尼‧巴都亚) 司铎、圣师( St. Antony of Padua)
六月十三日
圣安多尼原籍葡萄牙里斯本,晚年在帕雕亚传教,后人称他安多尼。
圣安多尼生于一一九五年,自幼跟里斯本神职班读书。十五岁时,加入司祭团为团员。两年后调哥因白(哥因白当时为葡国首都)修院住了八年。
那时,安多尼专务祈祷和研究,对圣经尤有心得。
一批方济各会会士在摩洛哥传教,殉道致命,他们的遗骸于一二二O年迁往哥因白。安多尼对先烈为主舍生的英勇精神,非常钦佩,立志步他们的后尘。遂于一二二一年入方济各会,准备赴远方宣扬福音。
后来会方派他去非洲传教。可是一到北非,突患重病,只好搭船返欧洲治疗。中途船遇飓风,被迫在西西里岛上岸,又由西西里岛折回亚西西,参加方济各会的圣体大会。大会结束,他被派到福利修院工作。他在修院里,除了念经祈祷外,担任洗刷餐具等杂物,他的才学远没有受到大家的注意。福利修院举行祝圣新神父典礼,出席的神职人员很多,可是事先大家都没有准备讲稿,临时请安多尼代表众人致词。安多尼的演辞,博得全体与会人士的好评。他的话,句句中肯,无论神学和口才大家表示:他是第一流的演讲天才。
省会长就派他到意大利北部隆巴田省传教,隆巴田省的异端教徒,多数是有学问的,安多尼引证圣经,介绍天主真道,成绩非常好。
安多尼除了讲道以外,还在修院里担任读经员。他的讲道,意义深刻,字句动人,音调优美,加以他的圣德卓越,态度诚恳,听讲的人莫不感动。所以每到一处,万人空巷,罪人回头改过,冷淡教友修德成圣。他在哪里讲道理,哪里商铺都临时停业,店主伙计都要去听道,人们怕到堂里占不到座位,在前一夜就到堂里把座位占好,宁可牺牲睡眠的时间,不可错过他的讲道。有时堂里实在无法容纳,就改在公共广场讲道。
教宗额我略九世有一次参加旁听,亲自听到他引经据典,口若悬河,击节称赏,称他为「有脚的圣经活柜」(意指安多尼对圣经文字,全部熟悉)。
圣人周游法、意等国作公开讲道的时候,上主赐以显行灵迹的奇能,所以他宣讲的成绩,更加卓著。当时新摩尼教的邪说正在泛滥,迷惑人心。圣人予以痛击,不遗余力,获得了「异教者的铁锤」的雅号。
安多尼晚年退隐帕雕亚,照常讲道劝人。当地的教友。对圣人慕名已久,如今亲聆教诲,喜出望外,所以安多尼的讲道,在帕雕亚收效之宏,又非他人能望其项背。
安多尼全力攻斥重利盘剥的恶习,呼吁对无力偿债的穷人予以公平合理的待遇。一二三一年春季,安多尼起草了多篇讲道词,体力不支,去江森修养。到了那里,病势一天比一天沉重,自知死期已至,便决定回到帕雕亚。六月十三日,他到了帕雕亚郊外的一个小村,与世长辞,享年仅三十七岁。第二年即由教宗额我略九世列入圣品。一九四六年,教宗比约十二世又奉他为圣教的圣师,并追封他为「福音博士」。
圣安多尼是一位常显灵迹的圣人;他所显的灵迹,多得无法计算,所以信友们对他的敬礼,不仅过去极为踊跃,而且现在也持续不衰。
圣安多尼圣像上,手里抱着圣婴耶稣,出典是这样的:他到某地做客,从窗里望出去,只见安多尼双手恭抱圣婴耶稣,神采奕奕,貌如天人。
较早的圣人画像上,有一本书,表示他精通圣经文字。有的画像上,圣人旁边,有一头驴子,出典是这样的:圣人出外送圣体,驴子见了,便屈膝跪地,朝拜吾主的至圣圣体。
圣安多尼对穷人异常爱护,所以后世奉他为穷人的主保,布施银钱物品,求他代祷,称为「安多尼的面包」,就是这个出典。
人们遗失了物品,常求圣安多尼代祷,恩赐寻回失物。这项敬礼,大约与下述轶事有关:圣安多尼平日常用的一本圣咏书,被一个初学修士拿走,圣人遍找不见,就求上主,那修士在路上突见怪物,吓得跑回来,把圣咏书还给圣人。
圣人是葡萄牙的主保,旅行者的主保,孕妇和不育妇人的主保,穷人的主保,失物者的主保,航行者的主保等。
他给我们的箴言是:「玛利亚的圣名,在嘴里比蜜还甜,在耳里比协奏曲还动听,在心里比快乐还宝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