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国修女会
1.拯亡会:1867年8月,郎怀仁主教在巴黎邀请拯亡会修女来中国,同年12月6日首批拯亡会修女到达江南教区,以后将拯亡会中国总会设在上海,另外在献县、北京、扬州三教区设立分会。
1921年6月3日,7名拯亡会修女应献县刘钦明主教的邀请,从上海徐家汇总会会院来到献县张家庄总堂成立分院,其中有法国修女米慈智(西满)等3人,中国修女袁双梅等4人,以后又来了4名法国修女,1名瑞士修女,米慈智担任院长,也收了若干女青年入会。
当时修女们住的地方统称“仁慈堂”。这是一片很大的地方,里面有学校、诊所、医院、贞女院、工厂。在教友堂区有许多慕道者,这一切都交与拯亡会修女负责,到1946年,该会人数已达32名,1946年各教区的拯亡会会院奉命撤走,该会中外修女先后被遣回原籍,1952年5月以后,由献县教区去上海的14名拯亡会修女先后被遣回原籍。1954年,其中的袁双梅、张英志二人转入炼灵中保会。
2.加拿大宝血会:1924年6月4日,应献县刘钦明主教邀请,7名加拿大宝血会修女来到张庄总堂,以后又来了8名美国宝血会修女,又收了17名中国女青年人会,到1946年总人数达31名。
(三)中国修女会
1.献堂会:献堂会是最早出现的女修会之一,1854年由意大利耶稣会士薛孔昭神父在上海创立,入会者不发圣愿,但须遵守江南耶稣会长伏伯多禄神父批准的生活准则,其使命是献身传教事业,特别是为管理小学校和孤儿院工作,其会院名“圣母院”,故该修女会又称“圣母献堂会”。
1908年11月1日,在献县女传教员学校成立了献堂会,有会员13人,院长为段金(会名路济亚)。该会专门吸收有4年以上教学经验,道德基础牢固,传教热情高,有工作才干,能在其他女子面前起带头作用的青年贞女。会员的生活和衣着无别于其他贫苦的女传教员。但作为标志,须在胸前戴一枚圣母献堂会圣牌。1911年10月会员总数增达45人,1921年下半年,该会被拯亡会院长姆姆米慈智强行解散,因未能获得罗马教廷批准。该会于1923年恢复,会务由米慈智代管。
1942年赵振声主教将该会改名为“诸宠中保中华圣母会”(简称“中华圣母会”)。1944年中国修女董秀臣任院长,该会修女到1954年有52人。
1954年1月18日,赵主教将该会与炼灵主母会合并,称“炼灵中保会”。
2.炼灵中保会:1921年6月23日,刘钦明主教从上海请来献县7名拯亡会修女。1924年11月15日,成立“救亡会”,会规与会衣和拯亡会相同。由拯亡会修女米慈智管理会务。首届会员有:安连春、刘希圣等8人。(后有一人出会)由米慈智修女负责陶成。会员在与拯亡会合办的诊所服务。该年7位贞女穿了会衣,发了英豪愿,各取一会名。
1927年7人发神贫、贞洁、听命愿,并领受一个苦像。
1932年3月12日,罗马修会部批准在献县教区成立炼狱主母会。是年5月5日,教区主教刘钦明公布修会正式成立,并将原来的“救亡会”改为“炼狱主母会”,安连春为会长,李贵贞为院长,拯亡会赵姆姆任初学导师。后因有人以为“炼狱”二字不如“炼灵”更好,遂将“炼狱主母会”改为“炼灵主母会。
原炼灵主母会修女(摄于1938—1939)
该会于1947年,会土已有50名左右,到1953年达53人。
该会原仿拯亡会将会员分为上下两等,文化程度高、交入会费的称为“姆姆”;文化程度低的,称“姐姐”。1952年按照罗马教廷的指示,赵振声主教宣布取消分修女为两等的制度。
1954年1月18日,赵主教将“炼灵主母会”与“诸宠中保中华圣母会”合并,改名“炼灵中保会”,修会合并后,正副院长,理家和师母;由二会中各选一人,在总堂设会院,在河间、天津、北京,各设分院,由主教指定负责人,第一任会长是安连春。
1956年安会长因年老病弱,由杨秀环代理。
1957年7月收了一批新初学生,共21人。
1958年上半年总堂全体修士、修女和全教区的神父组织政治学习,学习期间,尚未发末愿的李文素修女当选为会长,接替杨秀环修女,李文素未经卒试立即发了末愿,正式就职。
学习完毕后,许多新入初学的人都回了家,总堂全体人员,主教、神父、修士、修女、修生都加人大陈庄生产大队,张庄生产队,整日参加劳动生产。
李文索任会长三年,马书俊和段守志任院长。
那时在会院中禁止宗教活动,起先主日尚可举行弥撒,以后连主日也禁止举行弥撒,其它神业也一律禁止。那时在总堂的修女约有30余人,在总堂以外的有20余人,她们在诊所或在缝纫社内,仍在本单位工作,例如:安春平、潘秀锦在西郭庄诊所工作,金丽、张金香在献县城里缝纫社工作。
1965年7月28日,赵主教宣布解散修女会,解除三愿。
1966年文革开始时,修女共有50余名,该年9月至1967年6月,全体修女被遣返原籍。
1966年至1979年(教会复兴),始终保持独身尚活在人间的,已去世的和结了婚的,约各占三分之一。
1980年国家退还了献县张庄总堂一部分教产。范藏真、郝福然等几位老修女来总堂服务,但不准收人入修会。
1986年开始收新保守生,1987年2月11日人初学,范藏真修女任院长,郝福然修女任理家,朱宽心修女任师母,陈义神父为修会指导司锋,以后陆续收人人会。
开放后首批炼灵中保圣母传教会修女发愿 两位老院长(范藏真修女<右>和金秀珍修女<左>)
1988年在马路西面建设新房,修女院迁到该处。1995年和1996年又建三层楼两座。
1990年刘秀均、宋秀贞俏同李桂芝修女应邢台教区主教之请,去邢台赵庄建立修女会,后由该教区接管自办。
自1987年至1997年6月共收入会士(初学生包括在内)172名,其中两名(吴桂琴转会,张圣技出会)离开本会,其他两名:苍风英修女于1993年5月18日病故,吴红格修女于1997年2月11日遭车祸殉命。
1995年夏,刘素平修女任院长,明富霞修女任师母,次年李霞修女接任师母。
自1988年,送一部分第二年的初学生到张庄县医院学医,学期3年,以后又陆续送已发愿的修女去石家庄、沧州、武汉、天津等地学医。以后每年都有几人到石家庄或他处学医。
1996年李冬梅和王宠爱二位修女去石家庄学音乐。
1997年戎丽娜、段领恩二位修女去西安参加神学学习班,一年毕业。
自1995年陆续有修女到外地去传教,例如:到东光张彦恒、海兴张会亭等地讲要理。
自1996年不再收初中文化以下的人入会,为此在1996年秋,在总堂成立一个初中班,收有志进会而尚未初中毕业的女青年,入校预计学期3年,第一年学员50余人。
1996年修会改名为“炼灵中保圣母传教会”
1995—1996年有5名修女去沧州学幼师,为期3年。
1995年齐彩红修女去菲律宾学音乐。
1996年秋李美香、高翠英二修女去菲律宾学神学。
1998年春,郝福然、郝树芝和孙会英三修女去福州,为福州建立修女会,但不久即返回。
1998年秋李同恩去石家庄学法律,孙子稳去双坦上高中。
1998年1月24日,第一届人会的修女24名发末愿。
2000年7月16日,第二届人会的修女30名发末愿。
10月戎丽纳、吴素景去菲律宾留学。
截至2000年7月16日,全会(包括初学生在内)会士共有226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