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会 员 登 陆:::  
 名  称  
 密  码  
 验证码   
  

:::超 级 搜 索:::  
栏  目  
类  别  
关键词  
 站内搜索   网络搜索
  

:::热门专题TOP10:::  
 七苦玫瑰经及念法
 谈谈旧约圣经(二)
 天主教圣经学习
 告解圣事
 《圣月 - 炼 灵 月》
 创世纪释义之一
 静 观 与 禅 定
 基督宗教的婚姻与爱情观
 《圣龛中的呼声》—— 恭敬圣体
 弥撒中举行的婚礼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站资料文章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如果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地方,请尽快与本站联系!

 来    源: 天主教沧州(献县)教区网站
 作    者: shengren
 发表日期: 2011/10/8 6:49:00
 阅读次数: 2643
 文章标题: 伦理生命伦理生命伦理:自杀之一
 查看权限: 普通专题
 查看方式: 查看:[ 大字 中字 小字 ] [双击滚屏]
 正    文:
生命伦理:自杀之一

自杀——生命缺欠与消极的超脱

 

序言

 

一、生命的意义

二、自杀摧毁生命

三、从信仰的脉络中看自杀

         1、圣经对人生命的肯定

        2、有关教父与圣师的观点

         A、奥斯定的观点

         B、多玛斯的观点

        3、教会有关自杀的训导

四、自杀的动机、原因和倾向

        1、自杀的动机、原因

       2、自杀的倾向

五、直接自杀与间接自杀

        1、直接自杀

       2、间接自杀

六、自杀的道德性

        1、直接自杀行为的道德性

       2、间接自杀行为的道德性

       3、非正常人结束自己生命的道德性

七、远离自杀的途径

        1、珍视生命

       2、生命只有一次

八、结论

 

 

序言

 

三四岁的中学生写下遗书,服毒自尽;毫无能力的残疾人向政府请求,准许亲人帮助她自杀;自杀网站,向广大上网迷传授自杀方法,致使一些好奇者也最终走向绝路……所有这一切都发生在高度文明的今天,就像《亚洲周刊》所讲的“自杀像一种传染病”。[i]它在侵袭着这个社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恐慌和无耐。全世界的统计数据表明,自杀的发生率每年10万人口中有13例。[ii]而这个数字每年都在进增,物质的丰硕,经济的腾飞,科技的发展。自由权力的增大,并没有解决人类内部与深处的诸多矛盾与困惑。

面对多种多样的自杀者,若我们只说明自杀是客观上应受指责的,便以为完全讨论了这个问题,实在是未足够。并且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不公道的。这是个棘手的问题,我们必须适当地考虑到驱使这么多人走上这极有违本性的一步的原因。而且在大多数个案中,应视他们虽尚未全然丧失,但已是没有完全意志自由的人。当我们想到那极其复杂,千头万绪,难以揣度的事实,众多的因素;当我们想到多数的人在采取这一步之前的精神及心理错乱时,我们就不会冷酷地批判自杀者了。其实很少人会经过冷静考虑后自寻短见。我们不应只限于在自杀已遂才去研究其根由。这类的研究只是为了能提供及时的帮助,并阻止这样的悲剧发生,应怀着特大的爱心来照顾企图自杀的人。[iii]生命是什么?他的方向在哪里?生命怎样去生、去行是人类应共同追寻的。生命是恩赐,更是奥秘,我们应感同身受,怀着亲受苦痛的精神去体验自杀者被人遗忘和极度孤单的感觉,去鼓励,去安慰,去做,以最大的努力帮助苦难者脱离险境。生命的绚烂,人人应该欣赏、受用、珍惜、发展生命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i]、《亚洲周刊》,200255,一期报道。

[ii]、许志伟,徐宗良,《中西文化中的生死观》,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年,194页。

[iii]、安瑟尔莫·龚多尔著,李子忠译,《呼召与回应》,第三册,生命意义出版,442页。


上一篇:生命伦理:自杀之二
下一篇:人 本 精 神 的 落 实
【公共评论】[目前共有0条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共0条]
 暂 无 相 关 内 容
【相关软件】 [共0个]
 暂 无 相 关 内 容
【相关文章】 [共0篇]
 暂 无 相 关 内 容
【相关教程】 [共1篇]
  生命伦理:自杀之一
聊天室 | 友情链接 | 在线留言 | 网站管理 | 会员注册 | 超级搜索 | 教会日历 
Copyright© 2008-2021 献县教区
服务义工:xianxiancc 建站时间:2008-9-10
服务信箱:xianxiancc@hotmail.com Powered By:xianxiancc
冀ICP备160025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