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会 员 登 陆:::  
 名  称  
 密  码  
 验证码   
  

:::超 级 搜 索:::  
栏  目  
类  别  
关键词  
 站内搜索   网络搜索
  

:::热点新闻TOP10:::  
 隆巴尔迪神父回顾圣座与中国关系的漫长路程
 教宗祝贺农历新年:和平、健康及祥和的生活
 教宗访谈:为了孩子而面对挑战的父母是英雄(三)
 教宗最新宗座劝谕将於4月9日问世:《你们欢喜踊跃吧!》
 2019年2月22日中国北方祝圣三位司铎和一位执事
 陕西:三原教区金秋时节喜添一名新执事
 李连贵主教为河间市范家圪垯堂区杨户生村祝圣圣堂
 梵蒂冈新闻网其他新闻
 梵蒂冈新闻有关中梵关系的报道
 李连贵主教偕教区神长教友隆重举行开圣母月礼
 来    源: vn
 作    者: vn
 发表日期: 2019/6/11 20:50:00
 阅读次数: 1307
 新闻标题: 站内新闻普世教会 → 梵蒂冈新闻网其他新闻
 查看权限: 普通新闻
 查看方式: 查看:[ 大字 中字 小字 ] [双击滚屏]
 正    文:
梵蒂冈新闻网其他新闻

17岁荷兰少女安乐死,教宗称之为挫败


面对17岁少女波托芬施行辅助自杀的悲剧,教宗方济各重申,绝不能抛弃受苦者。

(梵蒂冈新闻网)「安乐死和协助自杀是所有人的失败。我们蒙召永不离弃受苦的人,永不放弃,而以照顾和关爱的方式再次赋予他们希望。」教宗方济各6月5日在他的推特帐户上如此写道。教宗念及17岁的荷兰少女波托芬(Noa Pothoven)并为她祈祷。选择死亡的波托芬,6月2日在专科医生的协助下施行了辅助自杀。

教宗方济各沿著他前任的路线,多次大力呼吁要尊重从受孕到自然死亡的生命。他在《爱的喜乐》劝谕中指出:「在世界各地,安乐死和辅助自杀为家庭带来严重的威胁。这些做法在许多国家获得法律的认可。教会坚决反对这些行为,同时认为必须援助那些需要照顾长者和病人的家庭。」(第48号)。贝尔格里奥教宗强调,死亡文化和丢弃文化绝非文明的标记,而是抛弃的记号,有时会以「假慈悲」来掩饰。相反地,我们必须不辞辛劳地亲近并陪伴受苦者。

教宗2018年接见圣座教义部全体大会与会者时表明:「痛苦、生命和死亡的意义,都是现代人的思维难以怀著希望来面对的。然而,若缺乏了可靠的希望来协助人面对痛苦和死亡,人将无法活得舒畅并对自己的前途满怀信心。这正是教会蒙召为人提供的服务。」这是因为爱以具体的方式亲近人群,在复活主耶稣身上找到生命圆满的意义,敞开新的愿景和视野。

针对荷兰少女波托芬在医生协助下结束生命的悲剧,本新闻网采访了宗座生命科学院主席帕利亚总主教。他指出,波托芬生前经历了悲惨事件,包括性侵犯、厌食症和忧郁症。「这一切提出一个严肃的问题:波托芬在许多艰难处境中也再三表达了对爱的渴求,一个社会怎么可能不懂得如何予以回应?这对我们社会,尤其对欧洲社会而言是一大挫败。我们想想,欧洲,特别是北欧国家是个发达又富裕的社会,但如今往往是孤独当道。我们或许变得更富有,但人人肯定都变得更孤独而脆弱。」

帕利亚总主教表示,波托芬的事件呈现出「我们社会莫大的精神匮乏」。「自我封闭导致根本的孤独,然后在临床诊断上表现出忧郁的症状。除了各方面的医学治疗、所有法律规范和价格适中的选择以外,这情况也需要在人性方面有所增进。物质和幸福至上的理想阻碍我们察觉自己生命中的限度,在这样的世界里人性是必不可少的。生命理当受到接纳、捍卫、守护和陪伴。谁若懂得去爱,就会协助他人活下去。谁若怀有强烈的爱,他非但绝不会帮助他人缩短生命,反而会以充满人性的方式陪伴他人度过难关。」

波托芬与世长辞后,世人才注意到她的生命轨迹。这如花似玉的17岁少女,6月2日在家中凋零逝去,死因是她主动要求的「辅助自杀」。在荷兰,只要医生许可,12岁便可合法施行安乐死。独立消息来源显示,光是在2017年就有超过6580人以这种方式结束生命。

这名少女长年来饱受精神折磨。波托芬从11岁起,遭到三次性侵犯:两次是在青少年的派对活动上,一次是马路上。她在自传中亲笔描述了这些恐怖经历,她的文字不仅体现出恐惧,更透露出渴望得到喘息的心愿。
2019 June 05, 17:36


利玛窦神父国际基金会:罗马与上海之间美的对话

利玛窦神父国际基金会6月7日在罗马宗座额我略大学举办新书发表会和展览。前者是意大利-西班牙艺术家阿斯蒂亚索的照片集,书名为《彰显》;后者是阿斯蒂亚索与中国雕刻家杨冬白的联合展览,主题为「两种目光,一个美」。圣座传播部部长鲁菲尼出席致词。

(梵蒂冈新闻网)美蕴藏著拯救的力量,对人心说话;美是至高而普遍的共通语言,不分信仰和信念,能建设文明的和睦共处。利玛窦神父国际基金会秉持这个理念,6月7日在罗马宗座额我略大学举办「美的道路,罗马与上海相遇之地」活动。当天的主角是意大利-西班牙艺术家阿斯蒂亚索(Francesco Astiaso Garcia)的照片集《彰显》(Epifanie),以及他与上海雕刻家杨冬白的联合展览,题名为「两种目光,一个美──在同一片天空下、同一块土地上」。

利玛窦神父国际基金会会长格兰多尼(Dario Grandoni)在开场致词中表示,继2014年与上海市政府合作举办了利玛窦与徐光启雕塑互赠的盛会后,这次利玛窦基金会选择了年轻有为的艺术家阿斯蒂亚索的作品集,以意大利文和中文出版。格兰多尼期许这本书「能促进中国与欧洲的相遇得到丰硕的成果」。

圣座传播部部长鲁菲尼在致词中表示,我们现在难以「看见周遭世界的宏伟」。我们低头注视自己,却不抬头默观万物。默观的目光「让天主圣言、上主之光穿透自己」。随后,鲁菲尼向本新闻网讲述说:「我们必须重新发现欣赏美的秘诀:那是人类之美、民族友谊之美、人与人的友情之美。这意味著懂得欣赏大自然之美,透过我们所见之美,瞥见那看不见的美,我们虽然无法全然理解那不可见之美,却要加以守护及维护。」再者,「懂得欣赏美,也是懂得保护我们自己和世界的秘诀」。
2019 June 08, 14:18


教宗派代表前往露德,关怀朝圣者


法国里尔辅理主教埃鲁阿尔获任命为圣座派驻露德圣母朝圣地代表。圣座新福传委员会主席菲西凯拉总主教宣布了这项消息。

(梵蒂冈新闻网)法国里尔辅理主教埃鲁阿尔(Antoine Hérouard)获任命为圣座派驻露德圣母朝圣地代表。关于这项任命,圣座传播部编辑主任托尔涅利在评论文章中写道:「这项决定与2017年为梅久戈耶(另译:默主歌耶)作的决定一脉相承:教宗方济各格外关怀朝圣者,并渴望众多敬礼圣母的中心『愈加成为祈祷的场所,为基督信仰作见证,并符合天主子民的需求』。」教宗在通知这项任命的信函中阐述了上述心愿。

圣座新福传委员会主席菲西凯拉总主教6月6日中午公布了这封信函。圣座该部会两年前受教宗嘱托,评估各大朝圣地的牧灵工作。教宗在信函中透露,菲西凯拉总主教以「特使」身分在露德圣母朝圣地进行了为期数个月的任务。这个法国朝圣地每年接待数百万名来自世界各地的朝圣者。

经过菲西凯拉总主教的「核实」后,教宗方济各「渴望了解露德圣母朝圣地除了现有的许多形式以外,还能采取哪些形式来增进祈祷,为基督信仰作见证,并符合天主子民的需求」。

埃鲁阿尔主教不会放下在里尔教区的职务,他的新任务将仅限于露德圣母朝圣地,而塔布-露德教区仍托付给布鲁韦(Nicolas Jean René Brouwet)主教。值得一提的是,这项新任命不同于霍泽总主教常驻梅久戈耶的任命:「圣座派驻露德朝圣地的代表具有时间限制,换言之,这是个有任期的职务,而非没有时效,其目的在于朝圣者的牧灵和灵修关怀」。

托尔涅利指出,「教宗方济各非常关心朝圣者的牧灵工作。他要强调灵性的首要地位,而非过度讲求管理和金融层面。教宗渴望日益推广朝圣地传统的民间敬礼」。
2019 June 06, 16:38


教宗致函支持英格兰等地维护生命日活动:打击家庭暴力的灾难


教宗致函英格兰、威尔士、爱尔兰和苏格兰维护生命日活动,鼓励所有促进生命文化的人。本届维护生命日活动的主题为反家暴。

(梵蒂冈新闻网)英格兰、威尔士、爱尔兰和苏格兰天主教主教为今年维护生命日活动选择的主题为「家庭暴力的灾难」。教宗方济各为此致函当地教会,表达支持、祝福与鼓励。这个维护生命日活动将于6月16日举行。

在一封由圣座国务卿帕罗林枢机署名的信函中,教宗方济各祈愿当地教会「支持我们最脆弱弟兄姊妹的种种努力,将能结出丰硕的果实,促使众人更致力于打击各种形式的剥削。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美好而神圣的,此乃一个好消息。分享如此好消息的责任是个崇高的圣召,教宗鼓励所有奋力促进生命文化的人,并喜乐地颁赐宗座降福,以表主内的力量与平安」。

英格兰和威尔士天主教会的网站写道:「四分之一的女人和六分之一的男人,一生中会遭遇家庭暴力。在英格兰,每周有两名妇女遭到现任或前任伴侣杀害。」当地堂区将举行维护生命日募款活动,善款将通过分发补助金的方式来促进人性尊严。这将有助于推展反家暴项目的网络和工作。
2019 June 07, 16:03


塞孔丁神父安息主怀:一生透过圣言诵祷来传递天主圣言


加尔默罗会神学家塞孔丁神父于6月7日与世长辞。2015年,他曾为教宗方济各和圣座各部会成员带领四旬期的避静。

(梵蒂冈新闻网)加尔默罗会塞孔丁(Bruno Secondin)神父长期患病后,于6月7日安息主怀,享年78岁。塞孔丁神父25岁领受铎品,一生透过圣言诵祷来传递天主圣言。他曾是额我略大学当代灵修和灵修生活基础的教授,撰写了大约30本与灵修有关的书籍。这位神学家还曾在梵蒂冈电台诠释主日福音,时间长达3年之久。

教宗方济各2014年任命他为圣座修会部顾问。2015年教宗邀请他为圣座各部会成员带领四旬期避静活动,主题为“永生天主的忠仆与先知”。他以牧灵的幅度解读厄里亚先知的角色,提出“正义和代祷”、“自由之路”等默想主题。

塞孔丁神父在接受梵蒂冈电台采访时曾谈到“圣言诵祷”,他说,“圣言诵祷可以简单的定义为个人或团体对于一段经文的反复思考诵读和在祈祷中的聆听,但是聆听时要视为是天主在向我们说话。同时,在圣神的带领下,将领会天主对我们的处境的心意。因此,这需要默想和静默,祈祷和忏悔。之后,这祈祷会在希望、承诺、团结互助和对话上开花结果”。
2019 June 07, 18:38


教宗勉励公教教育者:重建人文精神,培养青年的灵性价值


公教教育国际事务所在美国纽约召开世界会议。教宗向与会者发表视频讯息,阐述当今教育的三大挑战:人文精神的解构、结果至上,以及迅速化。

(梵蒂冈新闻网)人文精神的解构、结果至上,以及迅速化,这是当今教育的三大挑战。教宗方济各在致以公教教育国际事务所(OIEC)的视频讯息中如此表示。该组织6月5日至8日在美国纽约召开世界会议,教宗方济各为此发表视频讯息,赞许与会者「秉持福音精神、按照教会训导热忱地推动教育使命」。教宗也借此机会向所有天主教教育人员表达由衷感谢,并热情问候教会学校的学生及其家人。

公教教育国际事务所本届世界会议的主题为「教导友爱的人文精神,建设爱的文明」。教宗方济各指出,这个主题与梵二文献《天主教教育》宣言相呼应,诚如圣若望保禄二世教宗所言,天主教教育机构蒙召建设人文精神。贝尔格里奥教宗进而提出,「今日人文精神的愿景不能不涵盖生态教育,促进人类与环境的盟友关系」(参阅:《愿祢受赞颂》通谕,210号)。

教宗方济各接著论及当今教育的三大挑战,分别是:人文精神的解构、结果至上,以及迅速化。针对人文精神的解构,教宗解释说:「个人主义和消费主义激发攀比心态,贬低团结合作与共同价值,危害和谐共处的根本准则。冷漠的文化牵涉到人际关系和民族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共同家园的照料;袖手旁观的文化侵蚀著人文精神的观念。」

为应对这项挑战,「不同的教育机构必须同心协力,首先便是家庭,那是人学习走出自我的场所」。所有教育人员要携手合作,以专业素养和言行见证「协助青年积极建设一个更团结、更和平的世界」;天主教教育机构尤其要「提供向超性开放的视野,因为公教教育培养青年的灵性价值。再者,重建人文精神也意味著「教育工作要面向边缘地区,包括社会和生存上的边缘地区」。

关于「结果至上」的挑战,教宗指出,在如此危机中,「人被视为实验室的成品」,他的「全人发展、困难、错误、恐惧、梦想和自由」都被忽视。「倍受重视的是经济,人跟机器似乎足以相提并论」。为了克服这个挑战,「教育行动的核心务必是人的整体;教育人员不仅要称职,还要富有人情味,能促进学生的人性和灵性成长」。因此,「教育人员应当接受长期培训,一方面维持高水平的专业素养,另一方面照顾他们的信仰」。

第三个挑战是「迅速化」(参阅:《愿祢受赞颂》通谕,18号)。教宗表示,「由于生活陷入高速的漩涡,参照点不断在改变,身分认同失去一致性,心理架构瓦解」。为了应对迅速化的难题,「必须恢复时间的主要因素,尤其是从幼儿期到青春期的发育阶段」。每个人「学习、加强和转化知识」所需的时间各不相同。此外,「恢复时间」意味著「欣赏宁静,停下脚步默观万物之美,找到灵感来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采取新的生活方式,以尊重后代子孙」。

教宗最后期勉全体与会者「在教育使命上再接再厉,喜乐做事、耐心聆听,促使教育摆脱相对主义的观念」,让人人都接受「全人培育」。
2019 June 08, 18:38


新视野团体25周年,教宗称之为回忆与展望的时机


在「新视野」团体成立25周年之际,教宗在视频讯息中勉励他们珍惜记忆并展望未来。

(梵蒂冈新闻网)正值「新视野」团体成立25周年,教宗方济各发表视频讯息,将这周年纪念称为「回忆与展望」的良机。教宗勉励该团体成员「牢记天主在团体、在他们生命中行的善」。

教宗对「新视野」团体成员说:「你们切莫丢失记忆。在记忆中,你们将与天主相遇:天主伴随了你们、抚育了你们、眷顾了你们,诚如《申命纪》所言,天主在『野兽咆哮』的旷野里拯救了你们。」(参阅:卅二10)

关于未来的展望,教宗强调,「生命并不就此结束」。尽管该团体许多成员选择守贞,但每个人都得「在精神上多产富饶」,「有如生儿育女那样向他人传扬喜乐」。

教宗最后恳请他们为自己祈祷,并期许他们保持「幽默感」。
2019 June 09, 10:00


贝丘枢机:真福米恰特一心寻求和信赖上主


圣座封圣部部长贝丘枢机6月8日在波兰克拉科夫主持感恩弥撒,册封15世纪立陶宛籍米恰特·吉德罗耶奇会士为真福。“仁爱、和平、希望、热爱十字架上的耶稣和圣母玛利亚”是真福米恰特一生的重要支柱。

(梵蒂冈新闻网)圣座封圣部部长贝丘枢机6月8日在波兰克拉科夫主持了感恩弥撒,册封立陶宛奥思定会士米恰特·吉德罗耶奇(Michał Giedrojć)为真福。教宗方济各去年11月7日宣布,教会承认自古以来对这位新真福的敬礼。

米恰特于1420年至1425年之间生于立陶宛一个贵族家庭,从小就展现出深厚的基督信仰。尽管他的一条腿残疾使他饱受痛苦折磨,但他却制造了一辆车,以帮助他将圣体分派给医院中的病人。后来,他前往波兰并在那里取得神学学位,加入了奥思定会。虽然他具有各种条件却选择不发圣愿,继续做更衣所管理人,从事最谦卑的服务。

贝丘枢机在弥撒讲道中强调,真福米恰特在修会中致力于倾听他人,接待那些前来敲门的人,向穷困者施舍,并安慰受苦的人。枢机接著表示,“天主透过米恰特从这里开始拯救世界,他不寻求别的,只一心寻求天主:他全然信赖天主,为一切感谢天主”。

圣座封圣部部长解释说,“仁爱、和平、希望、热爱十字架上的耶稣和圣母玛利亚”是真福米恰特一生的重要支柱。世纪以来,他的圣德芳表触动了无数人,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真福米恰特原籍立陶宛,后来在波兰继续爱德服务。这两个民族数世纪以来早就给予真福崇高的敬礼,教宗方济各基于这个理由宣布他为真福,就是说,无需审核的程序和证实的奇迹。

当天,许多立陶宛和波兰的主教均出席了册封真福感恩弥撒。贝丘枢机总结道,“我要强调这种在信仰上彼此合作的特殊关系,圣人们的伟大就在于能够超越国家之间的界限,就如圣保禄所说的那样,好能‘为一切人成为一切’”。
2019 June 10, 14:06


保禄六世与社会发展的新书:唯有爱德能促成真正的民族发展


意大利驻圣座大使、梵蒂冈常驻联合国粮农组织观察员,以及基督学校修士会意大利会省视察员6月4日在罗马出席新书发表会,介绍保禄六世与粮农组织的关系,以及蒙蒂尼教宗对社会发展与国际关系的观点。

(梵蒂冈新闻网)「爱德意味著弟兄友爱,它是一切社会发展的动力。」保禄六世教宗1970年11月16日在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表了上述言论。当时,对抗饥饿的粮农组织庆祝成立25周年,从创建之初便与该组织友好的保禄六世教宗首次到访粮农组织罗马总部。此后,蒙蒂尼的每一位继任者都访问过粮农组织,光是教宗方济各就已前往三次。蒙蒂尼教宗吁请众人缔造普世友爱,视之为持久和平的种子。他曾描述过「另类」的经济与伦理-社会模型,提倡以对话来解决国际冲突;这在今日显得格外具有现实意义。

这本新书题名为《爱德,一切社会发展的动力──保禄六世、〈民族发展〉通谕及粮农组织》,内容汇整了2017年11月7日在罗马召开的同名学术研讨会期间的讲话。其中的多篇讲稿省思了保禄六世与粮农组织的关系,以及蒙蒂尼对民族与人类发展的见解。在与基督学校修士会意大利会省和圣座常驻粮农组织代表团的合作下,学者莫雷蒂(Patrizia Moretti)女士完成了这本书的编撰工作。

6月4日,在新书发表会上,意大利驻梵蒂冈大使塞巴斯蒂亚尼(Pietro Sebastiani)、编撰者莫雷蒂女士、联合国粮农组织副总干事古斯塔夫森(Daniel Gustafson)、宗座拉特朗大学校长博诺莫(Vincenzo Buonomo),以及基督学校修士会意大利会省视察员迪乔瓦尼(Gabriele Di Giovanni)修士先后发表讲话。最后由圣座常驻联合国粮农组织观察员奇卡(Fernando Chica Arellano)蒙席作总结。

奇卡蒙席概述了这本新书要传达的讯息,强调保禄六世教宗1967年在《民族发展》通谕中指明「教会的主要任务在于为人类及其渴求提供自己所持的见解,即:对人类和人性的全面观点」(参阅:13号)。这位梵蒂冈常驻观察员祝愿保禄六世的思想「能在令人振奋的应用领域萌芽成长,支持手足情谊:它是谋求公益的真正福音要素」。
2019 June 04, 16:18


《爱的喜乐》劝谕与教会训导一脉相承的原因


比利时神学家、圣座教义部顾问卡尔梅恩女士在教会圣传的背景下解释《爱的喜乐》宗座劝谕。

(梵蒂冈新闻网)《罗马观察报》5月17日刊登了比利时神学家卡尔梅恩(Laetitia Calmeyn)女士的一篇文章。她开门见山写道:「《爱的喜乐》宗座劝谕的出版引发了神学家、哲学家、牧者和平信徒的不同反应与讨论。种种问题一言以蔽之:这份文件是否符合教会在道德与圣事方面一脉相承的教导,或者它构成一块裂痕?」卡尔梅恩女士在法国巴黎伯尔纳铎学院教授神学,去年蒙教宗方济各任命为圣座教义部顾问。

第351条注释

神学家卡尔梅恩女士尤其谈论了这份宗座文件第八章第351条注释,内容触及圣事对所谓的「异常」状态者的助益。教宗的原话是这么说的:「考虑到人的各种外在限制和减轻罪责的因素,在一个客观的罪恶处境之中,主体未必负有罪责,也不一定要承担全部的罪责,而且他们依然可以活在天主的恩宠内,依然有爱的能力,依然可在恩宠和爱德生活内成长,并为此接受教会的扶助。」(《爱的喜乐》,305号)第351条注释阐明:「在某些情况中,这也包括圣事的助益。」

禁止的拥护者和准许的拥护者

卡尔梅恩女士解释道,第八章的某个「阐述」让人「难以明白,整份文件以何种方法使人有机会理解类似的助益符合传统。媒体在离婚再婚者可否领圣体的问题上裹足不前,阻碍《爱的喜乐》劝谕的特殊贡献进入大众眼帘。准许领圣体的拥护者陷入在实践中愈加缺乏道德判断和灵性分辨的后果;禁止领圣体的拥护者则在考虑道德律的要求时,把这些要求与基本的传统概念分割开来,而渐进律就是这基本的传统概念的代表。倘若这道劝谕不打算回答有关准许或禁止领圣事的问题,准确来说是因为省思的框架并非准许或禁止。省思的框架是在善内、走向善的旅程,也就是那分辨、陪伴不同处境,并使它们相融合的旅程。『善的旅程』的典型概念,换言之,所谓的『渐进律』让我们得以领会《爱的喜乐》的真正贡献,以及这份文件符合圣传的方式」。

基督信仰道德的泉源在于天主爱我们的喜讯

这位神学家强调:「我们都体验过福音道德的需求与人们具体处境之间的真实张力,意即诫命的绝对幅度与每个人的旅程之间的张力。类似的张力促使我们不把道德价值看作高不可攀的理想,或是菁英的专利,却视之为天主慈悲本身的表达;祂赐予我们恩宠,让我们能逐步完成祂的要求。」「基督信仰道德的泉源在于天主的喜讯,祂为了爱我们而献出自己的生命。基督的圣死、复活与救恩向我们启发此时此地当行的善。诚如教宗方济各所言:『福音首先邀请我们回应那拯救我们的施爱者天主,在他人身上看到天主,并走出自我去寻求他人的福祉。这个邀请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该隐蔽起来!』(《福音的喜乐》,39号)正是在这层意义上,教宗有意在《爱的喜乐》劝谕中展现出,每个家庭不论受到何等伤害,它都能成为福音的携带者;那是天主关爱家庭的福音。天主的爱邀请家庭默观并宣讲这份爱,好能成长茁壮。」因此,「善似乎随时随地都可能存在。」

《真理的光辉》通谕

「在《真理的光辉》通谕中,若望保禄二世早已描述我们能默观真理的方法,甚至是在我们经历中最黑暗的时刻怎样默观真理,以及能如何透过我们自由的举动为『真理的光辉』作见证。这里所指的真理既不是理智上的确信,也不是一个能提供明确参照点的价值体系,而是耶稣亲自向天父作出的奉献。正是因为耶稣的全然奉献,我似乎能理解渐进律,其核心要点在于建立某个人在特定情况下能获得的善。」

《人类生命》通谕

接著,这位比利时神学家阐释「渐进律」的概念。这观念在若望保禄二世的牧职期间崭露头角,但渐进的想法早在《人类生命》通谕(1968年)中就已经存在:「保禄六世在第14号阐述夫妻伦理时表示,有时容忍一个较轻的恶行是合情合理的,其条件是不可积极渴求这个恶(参阅:14号)。正当保禄六世强调务必毫不含糊地耐心教导并阐明真理时,这道通谕实际上邀请众人对人性的软弱采取关注的态度,表达出对罪人的怜悯(参阅:28至29号)。这是因为信仰生活扎根于圣事内,让基督徒夫妻能在善内前行(参阅:25号)。」

保禄六世阐明渐进的条件

在1970年5月4日致圣母团的讲话中,「保禄六世指明这条道路的条件(参阅:13至16号)。某种的渐进会涉及方法,但意志必要朝向真正的善,以期『在难免意外不幸的生活中』辨认出该当采取的恰当方法」(参阅:14号)。基督徒的全德之路必须诉诸于恩宠的途径、通过圣神本身:「教会内所有圣宠的资源,全为帮助(夫妻)玉成其爱。」(16号)

《家庭团体》劝谕

1980年10月25日,在以家庭为题的世界主教会议闭幕式讲话中,若望保禄二世明确邀请众人探讨「渐进律」,视之为会议带来的主要贡献之一。「道德的真理是可实践的,它需要时间、耐心奋斗,以及恩宠助佑。《家庭团体》世界主教会议后劝谕(1981年)指明,人『根据成长的阶段,认识、喜爱并完成伦理的美德』(34号)。这与『渐进律』无关,却是逐渐谨慎地完成自由举动,在生活中『逐步地与天主的特恩相整合,并附合天主对整个的人和社会生活绝对的爱的要求』(9号)。」

基督救赎了我们

卡尔梅恩女士观察到,在《真理的光辉》通谕(1993年)中,若望保禄二世指出:「清澈而有力的介绍伦理真理,总不能忽略发自五内的耐心与信赖,和真心诚意的敬重,这是人在伦理道路上经常所需要的,而偏偏为了种种困难、人的软弱,以及可悲的环境,使此道路成了辛苦难得的。」(95号)接著,他进一步阐明:「只有在基督救赎奥迹中,才发现人的『具体的』可能性。『但什么是人的具体可能性?』『讨论的是哪一种人?』『是为私欲所控制的人或是基督所救赎的人?』因为我们正是讨论这个,讨论基督救赎的事实。基督救赎了我们!那就是,祂给了我们实行我们存在的全部真理的可能性;祂从私欲的控制下解放了我们的自由。天主的诫命确实已比照著人的能力,是比照著领受过圣神的人的能力,人若犯了罪,仍旧可以获得宽恕,享有圣神的临在。」(103号)

逾越奥迹的教育方法

事实上,这位神学家表示,唯有恩宠的化工能使人摆脱罪恶,「由上重生」。「在天主教育方法的光照下,渐进获得其意义。这教育方法扎根于跟随基督的恩宠,以及与基督合而为一的圣事逻辑;天主曾使祂『替我们成了罪』(格后五21)──为此,我们都死于罪恶──而基督为了我们的生命复活了。因此,这的确是逾越奥迹的教育方法」。

别关闭恩宠之路,切莫事事非黑即白

「因此,在我们洗礼的见证中,我们与基督的圣死和复活更加紧密结合,从而分辨出在不同处境中运作的天主救恩。由此可知,分辨、判断和陪伴处于信望爱三德的动态中,否则便是在代祷与感恩的动态中。我在这处境中瞥见哪些善的苗芽呢?如何促使这苗芽成长茁壮呢?教宗方济各在《爱的喜乐》劝谕中如此表示:『牧者不应硬把道德律套用,并且如此就感到满足。』事实上,这并非表面上落实法律,或许因此导致人们在各自的旅程中灰心丧志。为我们提供分辨之光的是基督:『分辨过程必须助人寻找各种可行的方式回应天主,并在其限度中成长。要是抱有「非黑即白」的心态,有时会妨碍恩宠的运作和成长的过程,令人气馁不敢踏上光荣天主的成圣之路。我们应记得「在巨大的人性限度中迈出一小步,较诸表面安逸而终日不求上进的生活,更为悦乐天主」。(参阅:《福音的喜乐》,44号)牧灵工作者和团体必须认清这一点。』『在任何情况中,面对那些感到难以完全奉行天主法律的人,必须让他们清晰听到追随爱德之道的呼召。手足之爱是基督徒首要的法律。』(参阅:《爱的喜乐》,305至306号)」

在基于初传的教会圣传内撰写《爱的喜乐》劝谕

卡尔梅恩女士最后总结道:「这个接近可实践的善的方法,并不阻止种种有待容忍的恶继续存在,因为那些恶并不归咎于人,而是另有原因,例如,『无知、疏忽、暴力、恐惧、习惯、激情,和其他心理或社会因素』(《天主教教理》,1735号)。需要阐明的是,绝不能为那些恶作辩护,称之为例外,仿佛一个人能够并获准行善,却又能找到不行善的借口。因为我们始终是透过与善、至善,也就是与天主慈悲的关系,逐渐地脱离罪恶。因此,我们明白为什么我们遭遇的罪恶并不阻碍我们转向基督。我们在基督内遵守诫命,祂提醒我们:不杀人的唯一方法是奉献生命,不奸淫的唯一方法是忠贞不二,不偷盗的唯一方法是分施自己的财物,不作假见证的唯一方法是为真理作证,不贪恋、不贪图的唯一方法是献上感恩。诫命类似的积极幅度向来是可行易懂的,人们逐步加以实现。这积极幅度提供了渐进律的实质内涵。这条在善内、走向善的旅程让我们能理解《爱的喜乐》劝谕如何贴合教会圣传,这伟大圣传的根基在于初传。在代祷与感恩内与上主的圣死和复活相结合,我们便能承认善胜过于恶,如涌泉般的生命胜过于死亡,因为那是复活主的生命。」
2019 June 05, 16:18


「神恩」服务处启动在即,该团体在梵蒂冈举行聚会


天主教神恩复兴运动5百多名团体负责人于6月6日至8日齐聚梵蒂冈,为「神恩」服务处的启动同心祈祷。

(梵蒂冈新闻网)天主教神恩复兴运动超过550名团体负责人远从世界各地而来,团聚在梵蒂冈保禄六世大厅。在等候「神恩」服务处启动之际,他们渴望同心祈祷、聆听圣神。这个新单位将于6月9日圣神降临节开始运作,按照教宗的意愿,成为天主教神恩复兴运动划时代的标记。

目前在世界各地神恩复兴运动的祈祷小组、团体、福传学校、传媒网络等环境,有超过1.2亿名天主教徒感受到在圣神内受洗的经验。「神恩」服务处旨在促进所有这些团体的共融。它在圣神降临节正式启动后,天主教神恩盟约团体及组织(Catholic Fraternity of Charismatic Covenant Communities and Fellowships)和国际天主教神恩复兴善会(International Catholic Charismatic Renewal Services)将不复存在。

「神恩」服务处首任主席、比利时教授莫昂(Jean-Luc Moens)接受本新闻网采访,讲述说:「我们的梦想在于实践教宗对我们的要求。教宗引用苏南斯枢机的话,把神恩复兴运动称为教会内『恩宠的河流』。苏南斯枢机把神恩复兴运动比拟为大西洋海湾的洋流,它使整片海洋变得温暖后便消失不见。因此,我们的梦想是在整个教会发现在圣神内的洗礼后消失。」

6月8日上午,神恩复兴运动将在梵蒂冈保禄六世大厅举行见证和祈祷活动。当天活动的高峰将是与教宗方济各的相聚。
2019 June 06, 17:33


第17届“机场专职司铎国际研讨会”将于罗马召开


圣座促进人类整体发展部将于6月10日至13日举办题为“天主教民航牧灵工作与人类整体发展”的国际研讨会,全球约有90位相关牧灵人员与会。

(梵蒂冈新闻网)圣座促进人类整体发展部将于6月10日至13日举办题为“天主教民航牧灵工作与人类整体发展”的国际研讨会。该会议在罗马举行,约有90位来自各地的机场专任司铎、修会及平信徒牧灵机构的代表与会。此次研讨会鼓励反省与经验的交流,加强从事机场牧灵工作者在职务上的共同愿景。讨论的主要议题包括:通过机场附属小堂的具体临在开展机场使徒工作;从宗教交谈和大公对话的角度来看相关的使徒工作;机场员工的工作保护以及接待并援助那些处于脆弱或贫困处境的旅客。

研讨会的第一天,圣座促进人类整体发展部部长图克森枢机将作开场发言,随后展开题为“走出去的教会:在欢迎、聆听和鼓励旅客及机场服务人员中为基督作见证”。中午时分,全体与会者在宗座大楼觐见教宗方济各。

第二天的会议由教宗府讲道神师坎塔拉梅萨神父带领的讲题开始,之后与会者将从神学-教会法的角度探讨机场专属小堂的存在的价值和机场员工的使徒意义。当天下午将由罗马机场组织一次特别会议环节,提供一些与机场牧灵工作有关的实际建议。

研讨会的第三天,圣座多个部会的首长将给予大会指导发言,关注跨宗教及大公对话的层面。

大会将于13日由图克森枢机在伯多禄大殿圣若望保禄二世祭台前主持弥撒作为大会的结束礼。
2019 June 06, 18:06


斯格雷恰枢机葬礼,教宗赞许他捍卫人类生命的重要价值


斯格雷恰枢机的葬礼于6月7日在梵蒂冈举行。教宗寄发唁电感念枢机对教会的奉献,尤其是他捍卫人类生命重要价值的宝贵服务。

(梵蒂冈新闻网)宗座生命科学院荣休主席埃利奥‧斯格雷恰(Elio Sgreccia)枢机的葬礼6月7日下午2点15分在梵蒂冈圣伯多禄大殿举行。洗者若翰‧雷(Giovanni Battista Re)枢机主持了殡葬弥撒;在感恩祭结束之际,教宗方济各亲自为斯格雷恰枢机举行了最后告别礼。

斯格雷恰枢机于6月5日上午安息主怀,隔天便是他91岁生日。为此,教宗亲笔致函枢机的姪女、宗座拉特朗大学生物伦理学教授帕尔马‧斯格雷恰(Palma Sgreccia),向亡者家属致哀,并「怀著感恩之心缅怀亡者对教会的慷慨服务,尤其是他通过广泛的学术、培育和福传行动来捍卫人类生命重要价值的宝贵又辛勤的工作」。

随著斯格雷恰枢机的离世,枢机团成员减少为220人,其中120位枢机拥有选举教宗的资格,其余100人因年逾80岁而豁免这项职责。
2019 June 07, 16:07


圣座驻外大使将前来梵蒂冈参加会议


教宗召集圣座驻外大使前来梵蒂冈参加6月12日至15日的会议。此会议每三年召开一次,上两次会议分别于2013年及2016年举行。

(梵蒂冈新闻网)圣座新闻室临时主任吉索蒂6月10日发表声明,教宗方济各召集圣座驻外大使前来梵蒂冈参加6月12日至15日举行的会议。教宗把本次会议委托给国务院的圣座外交人员部门筹备和协调。参与会议的圣座驻外代表有103位,其中98位是圣座大使,5位是常任观察员。6月15日,会议最后一天,46位退休的圣座大使也应邀参与会议。

教宗将于6月13日接见与会者,向他们发表一篇讲话。在预定的活动中,除了与圣座国务院神长有两次会晤外,还包括了与教会时事、国际合作与跨宗教对话有关的会议。此外,与会者还将拜会圣座各部会首长和在罗马的其它各国驻圣座大使。

在这些活动中,圣座国务卿帕罗林枢机将于6月12日主持开幕弥撒;6月15日早上,教宗将在圣玛尔大之家主持共祭弥撒。此外,还有在西斯汀圣堂举行的祈祷时刻。会议最后一天,教宗将与所有与会者在圣玛尔大之家共进午餐,结束本次活动。
2019 June 10, 18:24


教宗接见“儿童列车”400名孩童


一辆承载400名孩童的“儿童列车”6月8日抵达梵蒂冈,教宗在圣达马索庭院接见了这些来自热那亚、撒丁岛和那不勒斯的孩童。

(梵蒂冈新闻网)“儿童列车”6月8日上午再次抵达梵蒂冈。车上的400名孩童分别来自意大利热那亚、撒丁岛和那不勒斯。教宗方济各在梵蒂冈圣达马索庭院接见了他们。这是圣座文化委员会“外邦人庭院”筹办、意大利铁路局协办的第七届列车活动。

参与活动的孩子们的背后都有一段故事。来自热那亚3所学校的学生因2018年8月14日莫兰迪桥倒塌而受到严重影响;撒丁岛北部村庄2013年发生严重水灾;那不勒斯的孩子们则来自一个极其复杂的社区。

这400名孩童分别在不同的地方搭乘意大利国铁的一班特别红箭列车来到梵蒂冈觐见教宗。他们向教宗讲述了他们所经历的悲剧及其带来的影响和后果,并发出希望和关怀的讯息。随后,教宗接受了孩童们的提问,并以自己童年的经验与他们作了亲切的分享。教宗特别敦促他们“不要说别人的坏话”,“永远不要对同学怀恨在心”,因为“一切的战争都是从微小的仇恨开始的”。

筹办者解释说,这项创举的主题,即“搭建桥梁以克服所有孤独”,“真正呈现了推翻高墙的必要性,它致力于建立爱的通道和坚固的桥梁,来抵抗一切伤害孩童日常生活的‘洪灾和坍塌’”。
2019 June 08, 17:59


教宗接见《百年通谕》基金会成员:需要改变全球发展的模式


教宗方济各6月8日上午在梵蒂冈接见了出席支持教宗《百年通谕》基金会国际会议的人士,强调需要“转换方向”,建立全球发展的新模式。

(梵蒂冈新闻网)支持教宗《百年通谕》基金会(Fondazione Centesimus Annus–Pro Pontifice)6月7日至8日在梵蒂冈召开国际会议,讨论“从本源到数字时代的教会社会训导:如何活出《愿祢受赞颂》通谕”。教宗方济各8日上午接见了全体与会者,指出在当前因社会经济窘困、“生态系统恶化”和“丢弃文化”导致的饥饿和粮食不安全的背景下,需要“转换方向”和“改变人心”。

教宗首先提到,在《愿祢受赞颂》通谕发表之后的这4年当中,人们提高了对照料共同家园的意识,例如对可再生和可持续能源的投资不断增加,对生态议题的敏感度也越来越高。能源效率新方法和许多国家采用联合国制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也令人受到鼓舞。

这次会议以《愿祢受赞颂》通谕为主题,但《愿祢受赞颂》“不是‘绿色’通谕”,而是“社会通谕”。因此,“整体生态的发展应日益成为一项在国际和国家层面,以及每个人的首要之务”。教宗提到当前的挑战和困难,其中包括“自然能源的不当使用”,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进展显得缓慢,甚至停滞不前。

此外,“过度的个人主义、消费主义和浪费行为使公益受到威胁”。 所有这些都使得“促进经济、环境和社会上的团结互助”变得困难,也难以使“更具人性的经济”立足,这种经济不仅顾及“对即时渴望的满足”,也著眼于“子孙后代的福祉”。

教宗说,面对这些巨大的挑战,人们“容易气馁,给不确定和不安留下空间”。然而,“人类既能作出最卑劣的事情,人类也能够超越自我,有能力再次选择美善,再次重新开始”(《愿祢受赞颂》通谕205号)。因此,我们应透过真正的皈依而重新起步。再者,发展整体生态“既是一项召唤,也是一项义务”。

“我们蒙召重新发现自己是在天之父的子女身份,我们按照天主的肖像受造,并接受委托来管理大地;藉著耶稣基督的死亡和复活,我们获得救恩而再次受造,又因圣神的恩典得以圣化。这个身份是天主赐予每个人和受造界本身的恩典。因此,我们应邀如同兄弟姐妹,一起负起关怀共同家园的责任,而这项邀请变得越来越紧迫。”

教宗最后向出席《百年通谕》基金会会议的人士提出一项任务。他说:“我们面对的任务乃是‘改变全球发展的模式’(同上:194号),针对我们地球的未来开启新的对话。愿你们的讨论和努力结出果实,使当代社会各层面,即个人、企业、机构和政治产生深刻的转变。尽管这项任务会令我们胆怯,但你们不要失去希望,因为这希望有赖于在天之父的慈悲大爱。”
2019 June 08, 19:13


教宗圣神降临节前夕弥撒:领受天主圣神,胸怀慈悲服务于人

 


教宗方济各6月8日傍晚在圣伯多禄广场主持圣神降临节前夕弥撒。在弥撒讲道中,教宗鼓励教会走出去,实际关怀那些有需要者,倾听他们的呼声,向他们展示天主的慈悲。

(梵蒂冈新闻网)教宗方济各6月8日傍晚6点在圣伯多禄广场主持圣神降临节前夕弥撒,教宗在弥撒讲道中强调,领受天主圣神的教会同样也是拥有慈悲胸怀的教会。他鼓励教会走出去实际关怀罗马城人民,倾听他们的呼声,带著圣神之火向人们大声宣讲“基督是引领我们走向天国之城的道路。”

教宗首先指出,在这复活期最后一天的前夕,耶稣仍然和我们在一起并大声向我们宣告:“谁若渴,到我这里来喝罢!凡信从我的,就如经上说:从他的心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 (若七37-38)圣神“活水的江河”从耶稣的肋膀涌出(参阅若十九34),这活水洗净并滋养了教会。从复活主耶稣的慈悲胸怀涌出的圣神也使我们成为慈悲的教会,一个“敞开胸怀”面对所有人的慈母教会。教宗深切希望所有在罗马居住的人能认识教会,认识慈悲,在教会内让人感到如同在母亲的家,这个家随时欢迎朋友的到来和子女的返家。教会帮助人在朝著天国的方向前进。

教宗接著讲到,今天也有不少人试图建造“一座城和一座通天的塔”,这些都是人的计划,也是我们的计划,都是为了服务于一个越来越大的“自我”,朝著一个没有天主的上空发展。天主暂且允许我们这样做,好让我们体验到在没有祂的情况下我们将会陷入什么样的邪恶和悲伤之中。然而,天主圣神迫不及待地要把这一切除掉,让我们重新开始。

今天,我们一起庆祝天主圣神的首要地位,祂使我们在天主那不可预料的计划面前缄默不语,之后又使我们欢喜地说,这就是天主为我们制定的计划:“这就是教会的旅程,这就是行程,这就是出谷,这就是抵达应许之地,即始终为所有人开放的耶路撒冷城。”

教宗最后表示,让圣神牵著我们的手将我们带到城市的中心,聆听人民的呐喊和呻吟:“为能聆听罗马城的呐喊,我们也需要天主牵著我们的手,让我们走到弟兄们中间,去聆听他们对救恩的需求,这直达天主的呼声,我们却习惯于听而不闻了。这需要我们打开双眼和双耳,尤其要打开心灵,用心去倾听。如果这样,我们就真正地开始行走,就会在内心感受到圣神的火焰,祂驱使我们向这个城市的人们呼喊说,基督是引领我们走向天国之城的道路。”
2019 June 08, 20:20


教宗将在罗马安慰之母堂举行基督圣体圣血节弥撒


6月23日主日是基督圣体圣血节。教宗方济各将前往罗马安慰之母堂举行隆重的弥撒圣祭。弥撒后举行圣体游行。

(梵蒂冈新闻网)普世教会将于今年6月23日庆祝基督圣体圣血节。当天傍晚六点,教宗方济各将在罗马的卡萨尔贝尔托内社区安慰之母堂主持弥撒圣祭。圣座新闻室临时主任吉索蒂6月10日公布了上述消息。

吉索蒂也补充说,弥撒结束后将在当地社区举行圣体游行。圣体游行最后,教宗将举行圣体降福。去年,教宗方济各在罗马以外的滨海小城奥斯蒂亚主持了基督圣体圣血节的礼仪。
2019 June 10, 18:31


圣座教育部长:针对性别议题,我们必须对话,却不放弃自己的身分认同

圣座教育部长介绍新文件《天主造了一男一女》,并强调「面对教育领域的紧急情况,我们必须跨越口号,尊重他人,并要求受到尊重」。

(梵蒂冈新闻网)「针对性别议题,我们必须找出对话之路,而不陷入口号和极端思想。但在寻找对话之路时,我们必须从自己的身分认同出发,懂得将信仰之光融入理性论点,因为现在极其混乱,学校恐怕会被强加一种视同科学的单一思维。我们得尊重所有人,但我们也要求受到尊重。」这是圣座教育部长威尔萨蒂(Giuseppe Versaldi)枢机的话语,他与圣座该部会秘书扎尼(Vincenzo Zani)总主教共同签署了一份新文件,题名为《天主造了一男一女》。在新文件发表之际,威尔萨蒂枢机接受本新闻网的采访。

问:请问这份文件的目的为何?
答:重点在于它的副标题《在教育中关于性别议题的对话之路》。这不是一份教义性质的文件,而是关乎方法:在这议题极其混乱的时代,要如何教育青年世代面对这些课题。我们看到的危机是,学校恐怕会被强加一种我们无法接受、却视同科学的单一思维。同时,我们必须有能力对话、自我更新,发扬性别研究的正面成果。

问:这份新文件是如何产生的?
答:准备这份文件的机遇和动力源自于世界各地主教的述职,以及我们的探访,尤其是我们对学校和大学的视察。事实上,性别意识型态正在扩散蔓延,教会训导被贴上落后守旧的标签,因此需要努力在这议题上开启教育幅度的对话。

问:你们工作的基础是什么?
答:我们努力在理性层面行事,探讨理性论点,既不空喊口号,也不盲目信从。对我们来说,理性蒙信仰光照,信仰不违背理性。无论如何,针对性别议题开启对话是可行的,其基础论点并不要求依从天主教信仰,而是通过三个态度,即:聆听、推理和建议。有些理性论点厘清身体的中心地位,视之为传达身分认同的主体。有鉴于此,我们理解男女性别差异的生理事实。培养身分认同的基础是与他人的关系,在家庭内父母亲的对照有助于孩子发展自己性别认同和差异。相反地,『中立』性别或『第三性别』看来是虚构的。

问:那么,交集点有哪些?
答:我们首先应当把性别意识型态和性别研究区分开来;性别意识型态以科学的姿态示于人前,在学校等场所扩散蔓延。我们不接受意识型态,但我们承认性别研究中的交集点,以增进互相理解。我举两个例子:第一、在我们社会世代以来经历了不当的从属形式之后,倡导两性平等的尊严;第二、教导儿童和青年尊重每个人的独特性和不同条件,包括残疾、种族、宗教和情感取向,并且打击各种形式的霸凌与不公不义的歧视。另一个重点涉及性别省思中凸显的女性价值:这份文件著重在性特征的生理层面,从而触及文化层面,深入探讨天性,而不加以反对。再者,对女性价值的这番探索,乃是立基于历任教宗的文件。

问:相反地,哪些是大力批评的层面?
答:性别理论,尤其是最为激进的理论,它们远离自然事实,达到完全按照主观情绪来作选择、作决定的地步。如此一来,性认同及后续的家庭,就变成「液态」或是「流动」的,其基础是当下的欲望,而非自然的事实或生命的真相。它企图抹灭性别差异,使之与人的成长互不相关。

问:贵部会对这份新文件的预期成效有哪些?
答:通过提倡基于理性论点的对话之路,我们尊重和我们相差甚远的立场,并要求我们的立场受到尊重。不是我们在选择天主教学校和大学的学生,而是家庭和学生在选择这些学校和高等院校,深知我们是天主教学校。我们不能削弱我们的身分认同,附和那要废除性别差异的单一思维,把它贬低为仅仅与文化和社会环境相关的事实。我们必须避免两个极端:一个是空喊口号的单一思维和意识型态,另一个是只容许那些赞同天主教信仰、跟我们想法一致的人进入我们的学校。我们必须寻求对话之路,针对这些议题在教育领域的紧急情况作出回应。这份文件在这方面有所贡献。
2019 June 10, 16:03


教宗接见援助东方教会善会,表达明年访问伊拉克的心愿


在接见援助东方教会善会第92届全体大会与会者之际,教宗方济各透露了渴望明年访问伊拉克的心愿。

(梵蒂冈新闻网)教宗方济各「持续挂念著伊拉克」,渴望明年得以到访。教宗6月10日上午在接见援助东方教会善会时表达了这个心愿,并列举该善会协助的受苦国家,诸如叙利亚、乌克兰和圣地。

教宗格外关注伊拉克,说:「但愿通过宗教人士等社会所有成员和平又团结地缔造公益,伊拉克能向前展望,不再陷入紧张局势。这种种紧张气氛源自从不停歇的地区强权冲突。」伊拉克基督徒团体仅有数十万人。当所谓的「伊斯兰国」极端组织掌控该国大片区域时,基督徒饱尝迫害和艰苦;而圣战分子一被歼灭,基督徒便重获自由。那片土地是许多东正教和天主教东方礼教会的摇篮。

援助东方教会善会从世界各地募集善款,为众多区域的东方教会司铎和信友生活提供援助。教宗为此感谢该善会成员,并期许他们「聆听这几年被夺去希望的许多人的哀号」。

针对该善会援助的某些国家和区域现况进行了简短反思后,教宗「为叙利亚的悲惨局势」表示心痛,「乌云似乎笼罩在某些还不稳定的地区,那里仍很可能发生更加严重的人道危机」。教宗接著说:「我也没有忘记乌克兰,期盼当地百姓能获享和平。」对于圣地的诸多措施,教宗深表信任,指出「维持现状的基督徒团体并肩合作,并与当地和国际的所有相关人员同心协力」。

此外,教宗也强调了移民和难民的困境,说:「逃亡的人声声哀求,挤满船只,寻求希望。他们不知道哪个港口会接纳自己,但是欧洲港口却会向外运输先进又昂贵的武器。这些武器能造成毁灭,连儿童都无法幸免于难。」

教宗也不忘提及希望与安慰之声,那是「孜孜不倦的爱德善工的回音」。再者,透过培养年轻世代的希望,我们可以协助青年「增进人性,摆脱各种形式的意识型态殖民,敞开心胸、思想开明,热爱自己国家和教会的根基,渴求一个和平又昌盛的未来,不落下任何一个人,不让任何人受歧视」。

关于和平的渴望,教宗指出,今年埃塞俄比亚和厄立特里亚的青年终于感受到《圣咏》所说的「祢把我的哀痛变成了舞蹈」(卅12),因为两国得到了「热切渴望的和平,放下武器」,和睦共处。

教宗最后邀请在场众人广传阿布扎比文件中的友爱讯息,并在已经落实这讯息的地方再接再厉。
2019 June 10, 17:17


教宗天皇后喜乐经:为苏丹祈祷


教宗6月9日圣神降临节带领信众诵念天皇后喜乐经前,特别提到立陶宛籍的真福米恰特·吉德罗耶奇,并吁请众人为陷入严重政治危机的苏丹祈祷。

(梵蒂冈新闻网)教宗方济各6月9日在圣伯多禄广场主持圣神降临节弥撒,并在弥撒结束之际带领在场信众诵念天皇后喜乐经。念经前,他提到教会的新真福米恰特·吉德罗耶奇,并为苏丹祈祷。

真福米恰特于15世纪上半叶生于立陶宛一个贵族家庭,他的爱德服务和修道圣召滋养了波兰人民的信仰,超越了国家之间的界限。

教宗说,“昨天6月8日,许多波兰和立陶宛的主教出席了在波兰克拉科夫举行的感恩弥撒,承认了自古以来对真福米恰特·吉德罗耶奇(Michał Giedrojć)的敬礼。这项盛事鼓励波兰和立陶宛人民在信仰上和对真福米恰特的敬礼中加强彼此的联系。新真福生活于15世纪,他是谦卑和福音爱德的榜样”。

随后,教宗吁请信众为苏丹祈祷。今年4月,前总统巴希尔(Omar al-Bashir)被罢免后,该国陷入严重政治危机。由于军队镇压,有许多人遇难。教宗说,“这几天,从苏丹传来的消息令人感到难过和担忧。让我们共同为该国人民祈祷,愿暴力早日结束,并在对话中寻求公共利益”。

最后,教宗问候了参与弥撒的意大利和世界各地的朝圣者,并鼓励他们向圣神开放。
2019 June 10, 17:25


教宗接见机场专职司铎:让机场成为人们与主相遇的场域


教宗方济各6月10日在接见“第17届天主教民航牧灵工作与人类整体发展”国际研讨会的与会代表时,敦促他们以承诺和热诚来执行他们的牧灵服务。

(梵蒂冈新闻网)教宗6月10日在梵蒂冈接见正在罗马参加“第17届天主教民航牧灵工作与人类整体发展”国际研讨会的与会代表,这次会议是由圣座促进人类整体发展部主持召开。

针对每天为数以百万计搭乘飞机的旅客服务时,教宗给这些牧灵工作人员说:“你们蒙召把基督的讯息和祂的临在带给所有的人,无论他们是否是基督徒,把天主温柔的爱情、希望与和平带给他们。”

教宗描述民航牧灵工作者的首要任务是以随时待命的临在方式,向他们所遇到每个人介绍“天主永远临在的爱”。教宗说:“你们的见证,你们在那特别时刻所传达的信息,可以给人留下终身的印象。”

教宗说,他很高兴看到这次会议把注意力聚焦在人类整体发展上,这“包含了各种特定关怀的面向”。教宗表示:“我促请你们以投入的心情和热诚来履行你们的服务事工,以基督的慈心凝视那千万名过客的面孔,使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天主的临在。”

教宗在讲话中,还敦促他们关注飞行员和机组服务人员,也谈到在机场提供给人们与天主相遇的机会及其重要性,就是借由祈祷和圣事让人与天主相遇。教宗表示要支持经过机场的移民和难民,牧灵工作者需要确保这些人的“人格尊严”和权利受到保护。

考虑到民航牧灵是一个耗费体力和精神的工作,教宗鼓励专职司铎们加强与平信徒的合作,让他们参与这项使命。

教宗表示,我们所有的活动都应受到传教精神的启发和指引。结束会晤时,教宗把所有在场人士托付给荣福童贞玛利亚,即民航主保,洛雷托圣母。
2019 June 10, 18:42

上一篇:教宗圣神降临节弥撒:圣神固定望德之锚
下一篇:南小征堂区基督青年团十周年庆——徒步朝圣
【公共评论】[目前共有0条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共10条]
  梵蒂冈新闻网其他新闻
  梵蒂冈新闻网其他新闻
  梵蒂冈新闻网其他新闻
  梵蒂冈新闻网其他新闻
  梵蒂冈新闻网其他新闻
  梵蒂冈新闻网其他新闻
  梵蒂冈新闻网其他新闻
  梵蒂冈新闻网其他新闻
  梵蒂冈新闻网其他新闻
  梵蒂冈新闻网其他新闻
【相关软件】 [共0个]
 暂 无 相 关 内 容
【相关文章】 [共0篇]
 暂 无 相 关 内 容
【相关教程】 [共0篇]
 暂 无 相 关 内 容
聊天室 | 友情链接 | 在线留言 | 网站管理 | 会员注册 | 超级搜索 | 教会日历 
Copyright© 2008-2021 献县教区
服务义工:xianxiancc 建站时间:2008-9-10
服务信箱:xianxiancc@hotmail.com Powered By:xianxiancc
冀ICP备160025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