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圣座新闻室公布了教宗2022年1月至2月礼仪活动。教宗将亲自主持多项礼仪活动,并于2月底前往意大利佛罗伦萨,参加地中海地区主教与市长会议的闭幕式。
(梵蒂冈新闻网)圣座新闻室1月10日公布了教宗方济各2022年1月至2月的礼仪活动。公报称,按照教宗方济各的意愿,今年的天主圣言主日将于1月23日举行,届时教宗将于早晨9点30分在圣伯多禄大殿主持弥撒。教宗于2019年钦定每年在常年期第三主日举行天主圣言主日;在1月25日圣保禄宗徒归化庆日,教宗将在罗马城外圣保禄大殿主持第55届基督徒合一祈祷周的闭幕晚祷礼仪活动。
在2月的礼仪活动中,教宗将按照惯例主持2月2日的献耶稣于圣殿庆日,于下午5点30分在圣伯多禄大殿为奉献生活者主持弥撒,届时将有旅居罗马的各不同修会的男女会士前去参礼;在2月的最后一个主日27日,教宗将前往佛罗伦萨,参加地中海地区主教与市长会议的闭幕式。教宗于当天早晨10点30分在圣十字架大殿主持弥撒并与民众会面。
2022 January 11, 13:50
__________________
其他新闻
教宗与各国驻圣座外交使团互祝新年:当代多项重大挑战在全球蔓延
教宗方济各在新年伊始接见各国驻圣座外交使团,表达他对世人的祝愿。教宗在讲话中谈论的议题包括:新冠疫情在卫生、经济和社会层面造成的影响,呼吁遏止代理人战争并促进移民的权益。
(梵蒂冈新闻网)教宗方济各于元月10日在梵蒂冈接见了各国驻圣座外交使团,并发表长篇讲话,强调世界各地攸关人类及地缘政治的严峻议题,重申我们同属一个人类大家庭的事实。世人住在共同的家园里,为能处理当代急迫的难题,我们需要恢复一切现实的深处所蕴含的团结意识。
在各国驻圣座外交每年一度的聚会上,教宗指明他们的首要目标该是协助解决分歧、增进和谐。教宗首先谈论当前的新冠疫情,以及它对人类造成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新冠疫情卫生危机「持续要求每个人做出巨大努力」。强烈的意识形态常有损于我们抗击疫情的奋斗,撕裂「人类理性与事物客观现实之间的联系」。
教宗吁请各国秉持政治承诺,通过防控和免疫措施来谋求百姓福祉。「国际社会也要作出全面承诺,协助全世界的人民都能平等取得基本医疗照护和疫苗」。教宗呼吁各国政府和有关的第三方机构展现出责任感,「在地方、全国、区域和全球各层级发展出协调一致的对策,通过新的团结模式和工具来加强最急需国家的能力」。再者,教宗也敦促各国「采取慷慨分享的政策,那是确保人人都能得到诊断工具、疫苗和药物的主要关键」。
接著,教宗念及若干深受冲突、政治分裂、气候变化后果及贫困影响的地方。黎巴嫩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教宗为他们呼求「必要的改革和国际社会的支援」。这有助于该国「维持其身份认同,继续做不同宗教之间和睦共处、手足友爱的榜样」。
在2021年期间,教宗前往伊拉克、布达佩斯、斯洛伐克、塞浦路斯和希腊进行了国际牧灵访问。在那些宝贵的相遇时刻里,教宗与当地团体分享经验,并有机会推动大公运动及宗教交谈。教宗访问希腊莱斯沃斯岛时,见证了所有款待及协助移民者的慷慨热忱,以及那些被迫离乡背井的人的痛苦煎熬。那些移民离开挚爱,踏上危险旅途,对未知的将来感到恐惧。
教宗说:「在这些面容前,我们不能冷漠以对、作壁上观,躲在铁丝网后面,拿保卫安全或生活模式做借口。」教宗深知,某些国家难以应付大批涌入的移民。为此,教宗呼吁各国及欧盟「采用一致且全面的系统来管理多个有关移民和寻求庇护者的政策,本著分担责任的态度接收移民,审批寻求庇护的申请书,重新安置已审核通过的移民并协助他们融入」新环境。面对当前的全球性挑战,应以高瞻远瞩的策略,落实健全的模式。
然而,教宗不仅关注那些抵达欧洲海岸的人,也关切那些逃离叙利亚、阿富汗,以及在美洲大陆上迁徙的百姓。后者给墨西哥与美国边境带来很大的压力,其中许多是海地人,他们的国家近年来遭受多起悲惨事件的重创。教宗说:「移民议题、新冠疫情和气候变化,明确显示出没有人能独自获救:当代多项重大挑战在全球蔓延。」
教宗强调,世人需要恢复「同属一个人类大家庭的共同身份意识」。多边外交上的危机会导致「社会、政府和跨政府体系的信誉受损」。教宗担忧的一个事实是,重大的决议、宣言和决策往往没有经过真正的协商进程、没让所有国家都发表意见。这所造成的失衡激发了对国际机构的不满,「在整体上削弱多边体系,其后果是这体系在处理全球挑战时越来越效果不彰」。
多边外交该当「兼容并蓄,不抹去却珍惜各民族历史悠久的多元和情感」。如此一来,它将「重振信誉,并在应对挑战时发挥效果」。未来的挑战将要求世人「同心协力,以唯一人类大家庭成员的身份,从不同的视野出发,并要能为众人的益处找出共同的解决之道」。一旦通过对话和共识采纳人类的基本价值观,我们就能明白这些价值观远超过于任何共识。教宗说:「这里我想特别一提生命从受孕之初到自然结束的权利,以及宗教自由权。」
此外,教宗也谈到联合国第26次气候变化大会上所达成的协议,称这协议催促世人更努力、迫切地照料我们共同的家园。在新年聚会上,教宗表示,多个步伐已然迈出,「虽然跟所面对的问题的严重性相比,这些步伐略显薄弱」。教宗期盼,在今年11月将于埃及举办的第27次气候变化大会上,这些决策能进一步得到巩固。「该做的事情还很多。」
教宗重申,他坚信世界各地百姓所受的苦,必然关乎整个人类大家庭。为此,教宗呼吁国际社会尽速为「无止境的冲突」找出解决方案。这些冲突有时看来是「不折不扣的代理人战争」。教宗点出,叙利亚需要政治和宪政改革,才能促使国家重生。也门的冲突「是经年累月的人道悲剧」,得不到媒体关注,国际社会又抱持某种程度的冷漠。以色列和巴基斯坦的和平进程缺乏进展。教宗期许以巴人民「能在两个国家内和睦共处,拥有安全保障,不挟恨报复」。另外,教宗也提到利比亚的紧张局势、在非洲萨赫拉地区由国际恐怖主义引发的暴力事件,以及在苏丹、南苏丹和埃塞俄比亚的内乱。
美洲大陆则深陷「不公不义的处境」。地方性的腐败和各种形式的贫困侵犯人性尊严,使社会冲突恶化。在欧洲方面,教宗呼吁为乌克兰、南高加索地区和巴尔干半岛找出持久的解决方法。「危机打击缅甸已有将近一年之久。」为睿智且有效地应对危机,迫切需要对话与友爱。「缅甸的街头曾是相遇的地方,如今却上演打斗,连祈祷场所也无法幸免」。
这些冲突之所以加剧,是因为军火充足,以及「有人肆无忌惮地散布武器」。因此,教宗呼吁裁军,并表示对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缔约方大会的新承诺寄予厚望。「一个没有核武器的世界是可行且必要的」。这是圣座一贯的立场。
教宗最后重提他今年的《世界和平日文告》,强调教育及工作是促进对话及友爱文化的必要条件。教育能促成人类整体发展,使人变得「自由又负责任」。在此机会上,教宗提到并谴责在天主教会教育场所发生的性侵犯罪行。同时,教宗说:「任何社会绝不能放弃教育的责任。然而,令人心痛的是,国家预算往往提拨给教育太少资源。教育主要被视为成本,是可做出的最好投资。」
关于工作,教宗表明,劳动是「建设并维持和平的必不可少因素」。但疫情却导致很多劳工失业、饱受剥削或经济不稳定。「掉到极度贫困线以下的人数显著增长」。
教宗最后总结道,这也需要「地方、国际、区域和全球层级的各方加紧合作」。教宗期盼新的一年会是个转机,以增进我们唯一人类大家庭手足情谊的纽带,人人都能意识到没有人能独自获救。
2022 January 11, 13:55
教宗哀悼纽约布朗克斯区火灾遇难者
教宗方济各获悉纽约布朗克斯发生大火造成人员伤亡的消息后,迅即寄发慰问电报,表达对受这场悲剧打击的所有人的灵性关怀,为他们祈求在上主内的安慰与力量。
(梵蒂冈新闻网)美国纽约布朗克斯区一栋19层的公寓大楼1月9日周日上午11点突然发生大火,造成至少19人死亡,其中包括9名儿童,以及众多人受伤的灾难。
火灾发生后,新闻和影像立即传遍了世界,教宗方济各在由圣座国务卿帕罗林枢机签署的电文中向纽约总主教杜兰(Timothy Dolan)枢机表达悲痛之情。教宗向“受这场悲剧打击的人”表示他的灵性关怀,并“将遇难者及其家人托付给全能天主的慈悲大爱”,祈求“在上主内的安慰与力量”。
据纽约消防队负责人称,火灾是由一间卧室的电加热器故障而引起,火焰由此产生,而浓烟则蔓延到整个建筑物,造成了众多人员的伤亡。不幸的是,死亡人数可能还会上升,在63位受伤的人中,有32人生命垂危。
火灾发生后,200名消防人员迅速赶到现场,尽全力营救公寓内的居民,迅速扑灭了大火。
2022 January 11, 11:47
莫兰迪总主教成为意大利雷焦艾米利亚的新主教
圣座教义部秘书长雅各伯·莫兰迪总主教获教宗任命,接替卡米萨斯卡主教领导意大利雷焦艾米利亚–瓜斯塔拉教区的职务。
(梵蒂冈新闻网)教宗方济各元月10日任命圣座教义部秘书长雅各伯·莫兰迪(Giacomo Morandi)总主教为意大利雷焦艾米利亚–瓜斯塔拉教区主教,接替卡米萨斯卡(Massimo Camisasca)主教因年龄届满提出辞呈并获准后留下的职务。莫兰迪个人仍保留总主教的头衔。
这位雷焦艾米利亚的新牧人于1965年生于意大利北部的摩德纳,1990年晋铎,成为摩德纳-诺南托拉教区的司铎。1992年在罗马宗座圣经学院毕业后,2008年又获得宗座额我略大学福传神学硕士和博士学位。
在莫兰迪神父履行了几项牧职后,先是被任命为教区要理讲授、福传、文化工作的主教代表,随后又任主教座堂参议会的总铎和教区副主教。
他曾在摩德纳宗教学高等学院,以及雷焦艾米利亚、摩德纳、卡尔皮、帕尔马跨教区神学院担任教员。2015年,教宗方济各召请莫兰迪神父到罗马,任命他为圣座教义部副秘书长。两年后,即2017年,莫兰迪神父担任该部会的秘书长并被提升为总主教。
莫兰迪总主教也是圣座主教部和圣座促进基督徒合一委员会的顾问。
2022 January 11, 12:44
普世博爱运动告别卢嘉勒的最早同伴之一鲍美华
普世博爱运动最早的成员之一鲍美华女士于1月5日安息主怀,葬礼于1月10日下午举行。鲍美华于1945年与卢嘉勒相识,决意跟随“普世博爱”的理想。
(梵蒂冈新闻网)普世博爱运动最早的成员之一鲍美华(Palmira Frizzera)女士于1月5日在瑞士蒙特(Montet)安息主怀,享年94岁。鲍美华于1945年遇见了普世博爱运动创始人卢嘉勒(Chiara Lubich)女士,这对她是一个根本的转折。于是,鲍美华决定追随这条道路,与其她几位女青年一起在创始人的领导下成立了第一个团体。
鲍美华与卢嘉勒相识后,被那种“博爱”的理想所打动。她在2015年接受梵蒂冈电台访谈时,回忆那段时光,说:“我们什么都没想就往前走......我们选择了天主作为我们生活的理想,我们愿意爱祂,并知道我们也可能在某一天死在轰炸下。因此,我们设法实现耶稣留下的训诲,彼此相爱,直到融为一体。”
2008年,在卢嘉勒去世后,必须选出普世博爱运动的新主席,身为最早成员的鲍美华有勇气表示,头一代成员该当退下,让新世代的成员成长,她并极力支持运动的更新。头一批团体的成员虽然退居,但她们的见证仍是普世博爱运动的模范和启迪。
2022 January 11, 12:49
|